|
|
|
|
|
(明)呂坤
原著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168 身心與外物
以吾身為內(nèi),則吾身之外皆外物也。故富貴利達(dá),可生可榮,茍非道焉而君子
不居;以吾心為內(nèi),則吾身亦外物也。故貧賤憂戚,可辱可殺,茍道焉而君子不辭。
[述論]
把我的身體當(dāng)做內(nèi),那么我身體外邊的東西,也就都是外在的事物了。所以,
那些功名富貴、利益通達(dá)等,可以使我們生存,可以使我們光榮。但只要不是通過
正當(dāng)?shù)耐緩剿玫降模泳蜎Q不會占據(jù)擁有的;把我們的心靈當(dāng)做內(nèi),那么我們
的身體也同樣成為外在的事物了。所以貧窮卑賤、憂愁戚促等,可以被人侮辱,可
以被殺生害命,只要是合乎道理的,君子都會萬死不辭的。
什么事情都有個內(nèi)外之分,內(nèi)部的就是屬于我們自己的,外部的就不見得屬于
我們自己。屬于我們自己的,我們就會加倍地去管理照顧,外在的東西與我們本身
沒有關(guān)系,所以就不會那么去重視。
那些富貴功名,利益地位,的確都是我們身體以外的事物。就像一件衣服一樣,
隨時可以換來換去。有與沒有,只要遮擋得住寒冷也就夠了。沒有見過大熱天里還
要穿皮裘的人,他也決不會因為冬天的時候硬要去穿那輕紗綺絲的東西。富貴功名
是變換不定的,所以就不要去關(guān)心它們,能夠遮體擋寒也就足矣!
如果,我們再把自己的心靈當(dāng)做是內(nèi)在的東西,屬于我們自己的珍寶,那么就
連這個肉體也是個多余的外物了。佛家把這個外物叫做臭皮囊,老子則把它當(dāng)做禍
患的根源。有了這個東西,我們的心靈就會被它整天地役使,當(dāng)做了奴隸來使用。
我們的心靈不得不去為它的甘脆肥膿、口腹之欲去奔波,不得不為了它的輕暖舒適、
肉體之樂去操心。得到了便快樂無限,失去了就痛苦萬重。這樣以來,我們的心靈
主人,就被它本來的奴隸反過來給奴隸了。
君子也向往富貴名利,有了財富,可以去讓更多的人接受他的學(xué)說和道理。但
這財富與功名,并不是人人皆可以得到的,這會受到各種各樣的因素的影響。如果
通過正當(dāng)?shù)呐o法得到,君子便不會再去茍狗營蠅,而行歪門邪道去占據(jù)。同樣,
生命與身體都是一個生存在世間的起碼條件,但只要自己所做的是大道,那么即使
是拋棄了生命也會在所不惜的。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