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呂坤
原著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164 意味與至寶
在舉世塵俗中另識一種意味,又不輕與鮮能知味者嘗,才是真趣。守此便是至
寶。
[述論]
意味就是意義與味道,意義是指的心意本身的價值,味道是指口舌所品嘗的滋
味。把這兩者合在一起,意味就成了人的志向意趣上的滋味了。當然,無論是什么
味道,都必須讓知道味道的人去品嘗。只有那些真正知道酒味的人,才能夠品嘗出
好酒的芳香與甘醇來。讓個不懂酒味的人去吃,除了辣烈之外,再也沒有別的。市
場上的假冒偽劣商品之所以越來越多,就是因為人們對于味道的感覺越來越低弱了。
沒有了意味,就是說減少了敏銳的程度,感受力也自然退步了。于是,那些騙子們
也就有了市場。
前些天,有位朋友請客,場面也真是氣派。什么龜蛇驢蛙等海陸八珍,筆者只
好敬謝不敏了。只有那兩瓶茅臺倒是貨真價實,味道清爽,筆者便包攬了一瓶,真
是美酒入了口,賽似活神仙了!有人說筆者不吃肉,怎么卻能喝酒?肉是從小不吃,
也不愿意吃。你別人再覺得肉香,但對我卻沒有任何一點誘惑力!酒倒也不嗜,但
好酒倒也不妨小醉微薰一下。這沒有任何的強迫或者約束!
當大家都在追求著庸俗的時候,正說明人們的審美水平越來越低了,那么生活
的情調和趣味也就相對減弱了。所以,《紅樓夢》的作者會感嘆道:
滿紙荒唐言, 一把辛酸淚。
都云作者癡, 誰解其中味!
別人不解而自己能解,這才是屬于自己的東西,自己的東西才珍貴而能長久。
而且,任何味道都必須經過品嘗才能夠領略。像那個豬八戒一樣,拿起一個人參果,
也不管它珍貴不珍貴,往口里一丟就算完事了,豈不太遣憾了。所以,有了好味,
就一定要細細地品嘗,才能夠體會出來。
體會出來了,自然與那些凡夫俗子們的意趣不一樣,這就是另外所認識的一種
滋味。把這種滋味去講給人們聽,人們會笑話你的,甚至還會把你當成瘋子。比如
說,當大家都在追求金錢名利的時候,你卻去告訴大家金錢是個禍根,為什么不去
欣賞青天上的明月和山間的流水呢?那些人是無法領會其中的微妙的,只能把你轟
了出來。
是的,與其把自己的真正意味貢獻給別人而遭到非議,何不把它留給自己去慢
慢回味呢?除非是那人有了這個機緣和悟性,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因緣成熟,然后我
們再去給他指出那個微妙的所在,讓他自己去體驗。
不管別人能不能同我們一樣去分享這種真味,我們都應該把這種意趣留給自己,
就如每一個小孩都有著自己的小秘密是一樣的。有的意味,他們自己甚至保留了一
生,只許自己一個人去靜靜地回味,而不讓他人知道的!如果說到財富,這才是真
正屬于自己的財富。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