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呂坤
原著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143 帶走帶不走
屬纊之時,般般都帶不得。惟是帶得此心,卻教壞了,是空身歸去矣。可為萬古一恨。
[述論]
屬纊死亡的時候,什么東西都帶不走。只有這一個心靈能帶得走,反而卻教它給壞了,
所以是空著手回去了。這可以說是萬古的一大恨事了。
屬纊就是躺在了斂尸床上,就是人死的時候。人一生所奮斗的目的或者所爭奪的利益,
只有到了這個時候,才會有一個反思,就是所謂的“蓋棺論定”。蓋上棺材的時候,自己的
這一生也才有了一個總結。平常所奮斗的,無非是為了名利地位、富貴榮華、金銀財寶。不
要說在奮斗過程中就失去了的,即使是那些死時仍然保有著億萬財富的億萬富翁,能夠帶走
一分錢嗎?一片名嗎?一絲權嗎?什么東西都是帶不走的!
不僅帶不走,而且還給自己的子女帶來了災難。常見有的名人去世后,他們的子女與妻
妾會為分配他的財產而拼命廝殺,會弄得個家破人亡。我們可以想一想,奮斗的目的是要活
得好一些,結果自己死的時候什么也帶不走,豈不是一個大遺憾!死后還給家庭帶來了災難,
豈不又是更大的災難!想到這里,自己在生時又何必那么樣地奮斗爭奪,而不享受生活的安
詳呢!
人死的時候能夠帶走的是心靈,是因為只有心靈留不下來。心地如果善良,生活在世間
的時候安詳,臨死的時候也會安詳地面對死亡。能夠安詳地面對死亡的人,一定是世界上最
幸福的人。
如果說死亡的時候,連這顆心靈也給壞了,那么就什么也都帶不走了。來到世間一趟,
到底干了些什么呢?為了不至于造成千古的遺恨,那就讓我們大家共同來修養自己的心靈吧!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