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呂坤
原著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142 種子與果實
種豆,其苗必豆;種瓜,其苗必瓜。未有所存如是,而所發不如是者。心本人欲,而事
欲天理;心本邪曲,而言欲正直,其將能乎?是以君子慎其所存。所存是種,種皆是;所存
非種,種皆非。未有分毫爽者。
[述論]
種下的是豆子,長出來的苗兒也一定是豆子;種下的是瓜子,長出來的也一定是瓜苗。
沒有所種下的是這樣,而所發生成長出來的卻不是這樣。自己的心地本來全是人的欲望,而
希望做出來的事情能夠符合自然的規律;心地本來就是邪惡扭曲的,卻希望語言能夠純正而
明直,這能夠做得到嗎?所以,君子特別謹慎自己心里所存想的東西。所存想的是種子,那
種下來的都是正確的;所存想的不是種子,那種下來的都不是正確的。這是沒有一分一毫差
失的。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自然的規律。栽什么樹苗結什么果,撒什么種子開什么花。
同樣,我們的心靈也叫做心田,田中能夠生長莊稼。所以,在心中種下什么,肯定也會開出
什么心靈之花,結出什么心靈之果的。心地善良,所結出的果也肯定是善良的;心地丑惡,
那么結出的果也一定是罪惡的。
君子知道這個道理,所以非常重視自己的心地培養。只有自己的心靈播種下了善良的種
子,說出話來才會正直感人,做出的事來才會合乎天理。這就是為什么古人推崇的“正己、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修正自己的心靈是第一位的。
身正不怕影子歪,心君正直行中道,然后做事言行都會合乎自然之規律,從而成為一個
完美的人,一個高尚的人。無論是什么樣的結果,都與種子是直接關聯的,這其間沒有任何
投機取巧的事情!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