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呂坤
原著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137 忍激與禍福
忍、激二字是禍福關。
[述論]
忍耐與激烈是災禍與幸福的關頭。
忍耐與激烈是屬于人的修養問題。
忍字從刃從心,便是心字頭上一把刀。人心是肉長的,所以有血有肉,更怕刀
扎,而這忍字卻正是要在這心上扎上一把刀。其痛苦的情形也是可想而知的,也就
是說,忍是很難做到的。但是,“小不忍則亂大謀”,小的地方忍住了,大的事情
往往才能做好。
年輕的人血氣方剛,以為自己的能力無所不能辦到,什么事情都可以應付得了。
豪俠使性,目中無人,根本不會考慮別人會對我怎么樣。凡事都忍不得,與領導吵
架,與同事爭斗,什么事情都要有個奔頭。結果卻得罪了人,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煩。
評職稱的時候,定工資晉級的時候,總會有人在搗鬼,豈不是苦了自己。
遇事能忍,才能夠成就大事;遇事激烈,便無法與之共事。劉邦能忍,韓信能
忍,張良能忍,才足以成就天下霸業;項羽激烈,慷慨悲歌,不能容人小過,便把
韓信驅給了對手劉邦,連一個亞父范增也不能善待。好好的天下竟然會交給了劉邦,
兵敗烏江而死!悲哉!是忍是激,孰非孰是,不能不審察!
《西游記》第26回一開篇便引用了一首詩說:
處世須存心上刃, 修身切記寸邊而。
常言忍字為生意, 但要三思戒怒欺。
上士無爭傳亙古, 圣人懷德繼當時。
剛強更有剛強輩, 究竟終成空與非。
就是教人要凡事忍耐,不要與人爭斗。因為你爭我奪的時候,必然會有傷亡和
失意,對于自己日后的事業也許非常不利。小事都能夠忍耐,一團和氣,便無人不
是朋友,無處不是樂土了。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