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呂坤
原著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122 妄見與妄聞
目中有花,則視萬物皆妄見也;耳中有聲,則聽萬物皆妄聞也;心中有物,則
處萬物皆妄意也。是故此心貴虛。
[述論]
眼睛中有了花點,則去看萬物卻都是一片虛妄的景象;耳朵中首先有了聲音,
則去聽萬物的時候,所聞見的都是虛妄的感覺;心中事先放上了東西,那么對待萬
物所產生的意識和判斷也自然都是虛妄的了。從這個角度上說,我們的這個心靈最
寶貴的就是一個虛字。
鏡子照物,它必須本身沒有任何缺陷或者塵垢,然后反映出來的事物才會真實
而準確。一個凹凸不平的鏡子所反映出來的形象,一定是扭曲變態的。人體的感覺
器官也像鏡子一樣,平滑光潔的表面就會得到真實的感受,而出現缺陷的部位一定
會導致異常的事物。
人都知道,眼睛花了以后,或者是近視的時候,看到的物體總不是真實的樣子,
所以我們就不得不戴上眼鏡來進行調整,以看到清楚的圖像。耳朵也是一樣,有的
人身體衰弱,會出現耳鳴現象。本身就已經有了聲音,還怎么能夠分辨出其他外界
真正的聲音呢?再比如說,泰山就站在我們的面前,但我們卻用一個樹葉來遮蔽住
自己的眼睛,這樣以來,我們怎么能夠看得清楚泰山呢?
眼睛與耳朵是這樣的,鼻、舌、身、意等都是這樣。鼻中阻塞,自然嗅不出香
臭來;舌上有了味,便品不出其他的味道了;身體上背了東西,再也無法去接觸別
的事物;意識上有了先入之見,便無法接受更多的真理。而我們的心靈就更是這樣
了。
心中有了障礙,看任何問題都不會順眼。不順眼的是我們自己,那個對象并沒
有任何損害,反而會傷害到我們自己的眼睛和心靈。眼一旦不順,便要傳達給心靈;
心靈如果一旦接受了,就會感到不舒服。這就是說的心眼相通,同樣,耳、鼻、舌、
身、意等都會把它們自己的不順傳達給心靈。于是,心靈便成了藏污納垢之地,就
根本無法正確地反映人生和宇宙了。所以,我們這顆心靈一定要保持清靜虛無的狀
態,才能夠正確地反映和認識宇宙人生,并且指導我們真正地實現生命的價值和意
義。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