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呂坤
原著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111 念頭與氣血
人之念頭與氣血同為消長。四十以前是個進心,識見未定而敢于有為;四十以
后是個定心,識見既定而事有酌量;六十以后是個退心,見識雖真而精力不振。未
必人人皆此,而此其大凡也。古者四十仕,六十、七十致仕,蓋審之矣。人亦有少
年退縮不任事,厭厭若泉下人者;亦有衰年狂躁妄動喜事者,皆非常理。若乃以見
事風生之少年為任事,以念頭灰冷之衰夫為老成,則誤矣。鄧禹沉毅,馬援矍鑠,
古誠有之,豈多得哉!
[述論]
人的心思念頭與氣力血性是一同生長和消滅的。四十歲以前是一個上進心,這
個時候認識和見解還都沒有穩定下來,所以敢于有所作為;四十歲以后就是一個穩
定心了,這個時候認識見解都已經形成了,所以凡事都會有個斟酌衡量;到了六十
歲以后,也就是一個退步的心思了。見解與認識雖然已經真實透徹,但精神氣力卻
已經無法再振奮起來了。未必每個人都是如此,我們這里說的卻是一個大概的情況。
在古代,人在四十歲的時候做官,六十或者七十歲的時候交權退休,就是因為審明
了這個道理。
當然,人們中間也有那些年紀輕輕的,但卻畏首畏尾,不愿意有所作為,厭厭
煩煩的就像一個黃泉下的死人一樣;自然也有那些已經到了衰暮之年的人,卻仍然
很瘋狂暴躁、隨便好動、喜歡做事。其實,這些都不是常理。如果我們因此而把那
些遇到事情便意氣風發的少年人當做是在擔任事情,而把那些心思念頭都已經灰飛
煙冷的衰老之人當做老成的話,那我們就是失誤了。漢代大將鄧禹雖然年紀少小,
但卻從來深沉堅毅;而馬援到老還精神矍鑠,英雄了得。這在古代就是有的,只是
不可多得罷了!
念頭是心理,氣血是生理;心理決定生理,生理也決定心理。二者相輔相成,
不可分割開來。少年人氣血旺盛,自然也就坐不下來靜心思考;老年人雖然思考多
了,但卻氣血衰竭了。少年人是力有余而心不足,所以要防止胡作非為;老年人心
有余而力不足,所以要防止心理上的壓抑。如果少年人能夠靜下心來思考,那么力
量就不會亂放;老年人如果也能夠用自己的智慧去生活,并不見得非要做什么驚天
動地的大事業,也是會自由自在的。這就看各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了。
人的少年和老年階段都是有所缺陷的,只有中年得其二者之長而無二者之弊,
所以正是有所作為的好年華。在這個時候,既有精力,又有思想,正可以大顯身手,
干一番事業。古人說四十為強仕,就是可以當官的意思;六十、七十要退休,不要
占據權位而無所作為,再精力過人的人也會有所失誤的。所以,我們現在規定男子
六十、女人五十五而退休,也是這個道理。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