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呂坤
原著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107 陰陽與存亡
蘭以火而香,亦以火而滅;膏以火而明,亦以火而竭;炮以火而聲,亦以火而
泄。陰者,所以存也;陽者,所以亡也。豈獨聲色、氣味然哉?世知郁者之為足,
是謂萬年之燭。
[述論]
蘭草因為有火的點燃才會生出香氣,但也由于火才使它走向消滅;膏油因為有
火的點燃才會產生光明,但也由于火才使它達到衰竭;炮竹因為火的點燃才會發出
聲響,但也由于火才使它徹底泄露。由此可見,陰暗無火的情況,卻能夠使它們得
以存在;陽明有火的景象,卻竟然使它們得以滅亡。難道僅僅是聲音、顏色、氣體
和味道是這樣的嗎!世界上的什么事情不是這個樣子的呢?人間那些知道了陰郁而
不發揚便是滿足的人,才算是萬年也滅不掉的蠟燭啊!
是的,人們與萬物都是一樣的,大多都喜歡光明,所以都在白天里出外活動。
那些在白天出來活動的動物,往往會被人們捕獵;而夜晚出來活動的動物禽鳥如貓
頭鷹、蝙蝠之類,卻很難被人捕捉。就是這個道理。陽氣壯盛的正面事物,都是人
們所孜孜以求的。比如說,名位要高,金錢要多,牌子要亮,功勞要大,等等,好
是好了,天下聞名,功高蓋世。但是,結果怎么樣呢?幾乎是所有高名位、多金錢、
亮牌子、大功勞的人,最后都沒有個好下場!
槍打出頭鳥,雨淋出頭椽;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陽氣旺盛使他們成就了英雄
的業績,卻也使他們陷入遭人嫉害的境地。比如說韓信、商鞅、文種等,沒有他們
也就沒有了天下,或者說國家的富強就不能夠實現。但也正是他們自己的火把自己
給毀滅了,叫做照亮了別人,卻熄滅了自己。只有那些不出頭的椽、不出頭的鳥或
者不出頭的人,才會保身而全,實現生命的真正意義。所以,人們得學會保持沉默
并且善于處逆境,隨分知足,便能夠成為萬年蠟燭而不被人熄滅!
當然,我們并不主張茍且偷生,因為君子殺身成仁,他們所追求的有超過了生
命的東西,所以生命對于他們來說并不重要。但是,死也要死得其所,死得有意義,
不要做了那些骯臟政治的犧牲品!司馬遷為什么不死呢?就因為要找到一個死得其
所的所在,最后他終于完成了一部與山河共存,與日月同輝的《史記》!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