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呂坤
原著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106 人性與天氣
凡人光明博大、渾厚含蓄是天地之氣,溫煦和平是陽春之氣,寬縱任物是長夏
之氣,嚴凝斂約、喜刑好殺是秋之氣,沉藏固嗇是冬之氣,暴怒是震雷之氣,狂肆
是疾風之氣,昏惑是霾霧之氣,隱恨留連是積陰之氣,從容溫潤是和風甘雨之氣,
聰明洞達是青天朗月之氣。有所鐘者,必有所似。
[述論]
只要是人,都會有稟性氣質。比如說那光明博大的稟性,就是蒼天的氣象;渾
厚含蓄的稟性,則是那大地的氣象;溫煦和平的稟性,就是那陽春三月的氣象;寬
縱任物的稟性,就是長夏繁榮的氣象;嚴肅凝重,收斂約束、喜歡刑罰,愛好殺伐
的稟性,則是那秋天搖落的氣象;沉默緘藏、固守吝嗇的稟性,又是冬天寂寞的氣
象;暴躁憤怒是那震動雷霆的氣象,狂放恣肆是那迅猛疾風的氣象,昏庸困惑是那
陰霾迷霧的氣象,隱埋仇恨、留連恩愛則是那累月積陰不開的氣象,從容不迫、溫
潤爾雅則是那和風吹拂、甘雨降落的氣象,聰明清醒、洞達真理則是那青青天空、
明朗月光的氣象。天人是合一的,所以有從天地自然中所鐘聚那些氣象的人,必然
會在自然中找到與其相似的地方。
我們知道,宇宙自然的氣象千變萬化,無可把捉。但從它所表現出來的事物和
景象而言,也代表了各種各樣的類型。正是因為人類的意識作用,才會在自然中尋
找同類和知音,于是沒有任何事物不會被打上人類文明的烙印了。心懷廣大的人,
自然與天地為同類,無所不能承擔,也無所不能包容;和氣平易的人最喜歡那陽春
三月的景象,對任何事物都能夠容忍的人最喜歡那夏日草木旺盛的情景,容易暴怒
的人聽到打雷便會昂然而起,聰明智慧的人卻見到明月便無限喜悅。等等,人在自
然中找到了自己的同類項,或者反過來說,自然在人類之中復制出了自己的各種模
型,由此來體現天人合一的真理。
但是,許多人會說,天地自然都會有這么多的個性特征,我們為什么不能夠擁
有呢?是的,我們可以擁有自己的個性和特征,也正是我們所有人的個性的總合才
構成了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但是,我們不妨想一想,自然中盡管有許多個面目,
可所有的面目都統一在一個真實的自然身上。絕對沒有永遠是陽春三月的時候,也
根本不會永遠是連陰不開的日子,更沒有不停地聲雷發霆的情況。
它的運行總是那么自然而然,陽和之后是夏長,雷霆之后是風雨,風雨過后是
清明。一切的一切都處在一種變化之中,因為它本身沒有意識,沒有感情,所以順
其自然而完全沒有了痛苦和煩惱。人們要想保有自己的個性,就應該有自然天地的
氣象,隨其變化,應運而生。這樣以來,既保存了自己的個性,又沒有違背客觀的
規律,才是一個真正的人!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