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文學史
1980年10月出版,大32開,286頁,208千字。
本書按照文學體裁、作家作品和流派來標目,共分十一章,三十五節,全面系統地分析了魏晉南北朝這一時期的各種文學現象和作家作品。在分析作家作品和文學體裁時,不僅注意到重要作家作品和文體的分析,而且對過去不被一般文學史家們所重視的文體和作家作品設有專章,加以詳細的論述,同時,作者還注意到文學發展演變及其規律的闡述。
目次:
一、表率詩風的建安詩壇(建安詩歌的社會基礎及其盛況,建安詩歌的社會基礎建安詩歌的盛況,曹操與曹丕,其他詩人,《悲憤詩》及《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二、魏末及晉代詩風的變化(魏末的詩壇,晉代詩風的變化)
三、陶淵明詩歌的卓越成就
四、南朝初期詩壇的新貌(耳目一新的劉宋詩壇,謝靈運,鮑照)
五、南朝中后期詩壇的昏曉(南朝中后期詩風的趨勢,各種詩體的胎息孕育,齊梁之際的詩人,梁陳之際的詩人。)
六、北朝文壇的異象(北朝文學的發展趨勢,《水經注》與《洛陽伽藍記》,庾信及北朝其他詩人)
七、民歌藝壇的絢爛芳菲(鮮麗活潑的南朝樂府民歌,雄健樸質的北朝樂府民歌,傳奇式的英雄女性贊歌──《木蘭歌》)。
八、賦的發展變化(建安時代賦的發展趨勢,晉代賦風的熾盛,南朝賦風的演變,庾信詞賦的老成)
九、駢體文的發展(駢文發展的歷程,建安及魏末時期的駢文,晉代的駢文,南北朝時期的駢文)
一○、文學理論和批評的發展(《典論·論文》、《文賦》及《文章流別論》,《文心雕龍》,《詩品》)
一一、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小說(小說的溯源,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