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中國文學(xué)簡史 1989年1月出版, 大32開本,585頁 ,467千字。
本書是我國知名學(xué)者、全國高等教育自學(xué)考試指導(dǎo)委員會中文專業(yè)委員會委員
金啟華教授,積多年教學(xué)、科研之成果,撰著的這本兼具普及與提高之效、雅俗共
賞的文學(xué)史專著。書中,作者打破了以往章節(jié)式格局,以活潑、新穎的專題形式,
從題材體裁的流變和作家作品的承傳等諸方面,介紹和探討了中國文學(xué)的發(fā)展規(guī)律
,勾畫出文學(xué)史的清晰脈絡(luò),使自修深造者得以提綱挈領(lǐng),把握浩翰紛紜的古代文
學(xué)現(xiàn)象。
目錄:
一、中國文學(xué)的萌芽與五百年的歌唱──《詩經(jīng)》
二、春秋史筆與史傳散文
三、諸子爭鳴與散文的發(fā)展
四、中國第一個偉大詩人──屈原與楚辭
五、蔚
成大國──漢賦
六、究天人通古今的傳記文學(xué)──《史記》與《漢書》
七、樂 府精神與建安風(fēng)骨
八、正始玄風(fēng)與嵇阮旨趣
九、太康文采與永嘉慷慨
一○、 寫胸中之妙的陶淵明
一一、山水方滋與歌行振拔
一二、聲律論與新體詩
一三 、宮體詩與《后庭花》
一四、兒女情誼與英雄氣概
一五、北朝文學(xué)及其三部名著
一六、南北朝文學(xué)之溝通者──庾信與王褒
一七、開新時代的唐文學(xué)
一八 、初唐詩壇的近體與古調(diào)
一九、寫大自然風(fēng)光的盛唐詩
二○、寫邊塞景況的盛唐詩
二一、詩仙李白
二二、詩圣杜甫
二三、盛中唐之際的詩人──元結(jié)、顧
況、劉長卿和韋應(yīng)物
二四、大歷十才子及李益等詩人
二五、奇險峭拔的韓孟詩 派
二六、白居易及其他新樂府作者
二七、兩個政治革新失敗的詩人──劉禹錫 與柳宗元
二八、晚唐的小李杜
二九、憤懣的唐末詩人
三○、唐代古文理論的 興起、發(fā)展與沒落
三一、交相輝映的韓柳古文
三二、唐代的傳奇小說
三三、 詞的起源及其發(fā)展
三四、慢詞的奠基人──柳永以及張先
三五、《珠玉詞》與 《醉翁琴趣》
三六、詞境的開拓者──蘇軾
三七、幾個有物色的詞人
三八、
婉約詞宗──秦觀
三九、北宋詞的殿軍──周邦彥
四○、李清照及其他巾幗詞 人
四一、慷慨悲歌的辛棄疾及其前后詞人
四二、清空峭拔的白石詞及梅溪詞
四三、深得清真之妙的吳文英
四四、南宋亡國前后的詞人
四五、宋初詩壇的因 襲與革新
四六、相抗行的兩詩人──王安石與蘇軾
四七、黃庭堅與江西詩派
四八、六十年間萬首詩──陸游
四九、奇峰獨秀──誠齋體
五○、范成大及其 大型組詩
五一、四靈之靈與江湖氣派
五二、正氣歌與遺民淚
五三、宋古文論綱
五四、宋代的講唱文學(xué)
五五、牢籠萬態(tài)的元雜劇
五六、捻雜劇班頭的關(guān)漢卿
五七、《西廂記》天下奪魁
五八、和唐詩、宋詞并稱的元散曲
五九、繼宋開明的元詩
六○、明代文壇的復(fù)古與宗派
六一、“三國鼎立”與“逼上梁山”
六二、“西天取經(jīng)”與“歸國封神”
六三、《金瓶梅》和明末短篇小說
六四、 珍饈百味的《琵琶記》
六五、情勝于理的《牡丹亭》
六六、與清代相始終的桐城派古文
六七、多變化、多派別的清詩
六八、號稱中興的清詞
六九、多情的《長生殿》入道的《桃花扇》
七○、清代小說發(fā)展的軌跡
七一、機鋒向士林的《儒林外史》
七二、洋洋大觀的《紅樓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