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中國文學史教程 1988年1月出版,大32開,675頁,
467千字。
本書是“全國理工農醫經管類高等院校語方言文學教學叢書”之一。參加編寫
的有:顧建華(北方工業大學)、林文和(北方工業大學)、韓純武(天津大學)、
史禮心(北方工業大學)、馬志杰(包頭鋼鐵學院)、賈世興(青島建筑工程學院)
、李曉峰(沈陽黃金專科學校)、董德佑(浙江冶金經濟專科學校)、歐陽周(中
南工業大學)、么書君(北方工業大學),許祖貽(北京鋼鐵學院)等同志。全書
的先秦至遼金部分以朱靖華的講稿為基礎;元明清部分以李永祜的講稿為基礎。冶
金有色金屬系統院校語言教學協作組的老師們對講稿作了程度不同的簡化、潤色和
修改工作;少數章節如:漢賦、魏晉南北朝的小說和文學批評,宋遼文學等,系有
關老師擴充或增寫的。全書的通稿和定稿則由主編二人負責。
本書依朝代順序,上起先秦,下迄清代,共分八編,四十六章,一百三十八節。
每編有一“概述”,簡要介紹該時代的社會背景及文學現象;然后按文體分立章節,
重要作家和作品單立章節;做到了突出重點,全面評介的原則。
目次
第一編 先秦文學:一、文學的起源和古代神話,二、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
─《詩經》,三、先秦散文,四、楚辭和屈原。
第二編 秦漢文學:一、兩漢的賦,二、西漢散文家司馬遷和他的《史記》,
三、漢樂府民歌,四、五言詩的興趣和發展。
第三編 魏晉南北朝文學:一、建安文學,二、正始和太康文學,三、陶淵明
,四、南北朝樂府民歌,五、南北朝詩文,六、小說,七、文學批評。
第四編 唐代文學:一、初、盛唐詩歌,二、李白,三、杜甫,四、中、晚唐
詩詞,五、唐代古文運動,六、唐代傳奇和變文傳奇。
第五編 宋代文學:一、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二、蘇軾,三、北宋詞人及其詩
,四、南宋前期文學,五、陸游,六、辛棄疾,七、南宋后期文學,遼金文學,八
、話本。
第六編 元代文學:一、元雜劇的興起和繁榮,二、關漢卿,三、《西廂記》,
四、白樸和其他雜劇作家,五、元代南戲,六、元代散曲和詩文。
第七編 明代文學:一、明代前期文學,二、《三國演義》,三、《水滸傳》,
四、明代中后期文學,五、《牡丹亭》,六、《西游記》和《金瓶梅》。
第八編 清代文學:一、清初的詩文和戲曲,二、《聊齋志異》,三、《儒林
外史》,四、《紅樓夢》,五、龔自珍和其他作家。
后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