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主編,貴族人民出版社出版,大32開,上冊1984年4月出版,456
頁, 350千字,定價3.30元;中冊1988年1月出版,532頁,400千字,定價3.40元;下冊未出版。北京圖書館藏I206.6/118:1.2。 本書編寫者有:許道明、沙似鵬、張新、賈鴻猷同志。 本書是我國第一部反映"五四"運動至建國以前這一時期文學理論批評發展歷史,總結其經驗教訓的學術論著。它是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六五"規劃重點項目研究成果之一。它改變了中國文學批評史領域對馬克思主義傳播后文學理論批評獲得迅猛發展的情況略而不論的局面,填補了學術研究的一段空白,它對文藝工作者更好地汲取歷史教訓,為文學事業的繁榮發展,更好地開展文學評論,具有重要意義。正如李何林先生在1987年《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二期上評論該書上冊時說:"全書既注意"五四"新文學運動以來各種文學思潮、各種文學主張的興衰、
演變,也深入探討了各處文學體裁領域的理論建設;既注意當時文學思想斗爭與文學問題論爭的開展,又不簡單化地對之上綱上線,而側重就理論建設角度對這些事件進行歷史地具體地評析;既注意我國新文學工作者在發展現代文學理論批評方面所付出的艱苦勞動,所進行的獨立思考,又十分重視研討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及其他國外文論在我國的傳播與引進,對其所發生的重大影響進行追根索源的探究,甚至連相關時期一些文學研究領域的發展情況也行當兼顧論及,使這本批評史著作在縱向發展與橫向聯系上都有一定深度,能讓讀者對有關時期文學理論批評的發展概貌與輪廓,有較全面的了解。"編寫者們在編寫此書前曾事先編出一百多萬字的三卷本《中國現代文論選》(貴州人民出版社1982年至84年出版),對編寫本書作了充分的史料準備工作。在充分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同時,見解新穎,立論公允,要言不繁,文字淺顯。全書共分上中下三冊,上冊九章,三十七藝,中冊十二章,四十五節,下冊待出。 目次: 引言。第一編
中國現代文學理論批評發展的第一個十年(1917-1927
):一、"五四"新文化運動與文學革命,二、新文化運動的深入和新文學理論的初步建設,三、"五四"時期捍衛與發展文學革命戰果的斗爭,四、"五四"時期的詩歌理論批評,五、"五四"時期的小說理論批評,六、"五四"時期的戲劇文學理論批評,七、"五四"時期作家作品評論活動,八、"五四"時期國外文學理論的翻譯與介紹,九、在"五四"新思潮影響下一些文學研究領域的理論建設。 第二編
中國現代文學理論批評發展的第二個十年(1928-1937):一、
關于革命文學的論爭,二、"左聯"的成立與文學理論批評的發展,三、本時期關于馬列文論及其它國外言語論的譯介,四、本時期文學思想斗爭的理論建樹,五、本時期的作家作品評論活動,六、本時期的詩歌理論批評,七、本時期的小說理論批評,八、本時期的散文理論批評,九、本時期的戲劇文學理論批評,一○、新的電影文學的興起及其理論批評的發展,一一、本時期其它方面的文學理論建設,一二、關于兩個口號問題的論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