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震宇、劉明今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9月出版,大32開,872頁,566
千字,定價12.40元。遼寧大學中文系藏。
本書是王運熙、顧易生主編的《中國文學批評通史》的第五分卷。全書共分十三章,三十七節。作者力圖從明代廣闊的文化背景出發,對明代文學批評的紛繁現象加以梳理,不但注重于各派各家之異,指出其理論的獨特處,偏頗處,還著力探求各派各家之同,探索其相互影響,相互交融處。作者還本著從文學理論批評的實際善出發,不為成見所囿,努力開拓新的領域,對素被忽視的傳奇小說、小品文、民歌等給予了適量的評述;對不大受注意或被傳統成見排斥于文學批評之外的論家,也都加以發掘搜集,給予應有的地位。在敘述體例和論述方法方面,作者也盡量注意從實際出發,不強求一致。總之,本書內容豐富,批評中肯,褒貶得當,論證翔實。
目次:
一、緒論。二、明代前期的詩文批評(宋濂、方孝孺,明初劉基、高柄等諸家的詩論,臺閣派、性氣詩派及李東陽等)。三、明代前期的戲曲(戲曲批評,關于傳奇小說的批評)。四、明代中期的詩文批評(上)(七子派復古的先聲,李夢陽、何景明,七子派的其他諸家,孫緒、吾謹、楊慎、李開先等,唐宋派)。五、明代中期的詩文批評(下)李攀龍、謝榛及后七子的興起,王世貞,胡應麟(附徐師曾許學夷),王世懋、屠隆、李維楨)。六、明代中期的戲曲批評(李開先、何良俊和關于《琵琶記》、《西廂記》、《拜月亭》的討論,王世貞《曲藻》、徐渭《南詞敘錄》和李贄)。七、明代中期的小說批評(關于歷史小說的批評,關于《水滸傳》的批評──李贄,葉晝及其他評論家)。八、晚明的詩文批評(上)(公安派
的先驅,袁宏道,公安派的其他諸家,萬歷時期七子派、公安派之外的其他諸家)。九、晚明的詩文批評(下)(鐘惺、譚元春,晚明諸家關于小品文的批評,謝肇浙、陸時雍,明末文社諸子)。一○、吳江派和臨川派關于戲曲理論的爭鳴(論爭的概況,沈和吳江派,湯顯祖和他的追隨者)。一一、晚明的戲曲批評(王驥德及其《曲律》,王思任、張岱和祁彪佳等晚明曲論家,明代戲曲批評中的悲劇意識)。一二、晚明的小說批評(關于神話小說《西游記》的評論,關于世情小說《金瓶梅》的評論,關于短篇小說集《三言》、《二拍》的評論)。一三、明人關于詞及民歌時調等的評論(明代的詞論,明人關于民歌時調和笑話的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