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運熙、楊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出版,大32開,597頁,389
千字,定價9.50元。遼寧大學圖書館藏I206.09/2。
本書是王運熙、顧易生教授主編的《中國文學批評通史》的第二分卷。全書共分二編,九章,凡三十節。依時代順序加以介紹,對于重要批評家及其著作,各立專章予以詳論;對于過去研究中論析較少或未加論列的批評家,也作了較具體的介紹;對一些重要范疇、概念也加以較細致的分析。在論述中,努力闡明諸種文學觀點與思想文化背景,時代風氣的聯系,理清其歷史發展線索,并注意比較各批評家觀點之間的異同。力求較全面、準確地反映這一時期文學理論批評的真實面貌,探求其發展的軌跡。
目次:
第一編
魏晉文學批評:一、緒論,二、曹魏文學批評(曹丕、曹植:曹丕和《典論.論文》,曹植;應瑒、桓范、阮籍;關于應《文質論》(附:劉楨,
桓范,阮籍),三、西晉文學批評(傳玄、左思、皇甫謐:傳玄,左思與皇甫謐,陸機、陸云:陸機和《文賦》,陸云。總集的編纂和摯虞的《文章流別論》),四、東晉文學批評(葛洪、李充)。
第二編
南北朝文學批評:一、緒論,二、南朝文學批評(文筆說:文筆說的由來和定義,文筆說反映了人們對文學功用和特征的認識,文筆說的衰歇和再次提出;顏延之、謝靈運、范曄、檀道鸞:顏延之,謝靈運,范曄,檀道鸞;沈約和聲律論的形成:聲律論興起的背景,永明聲律論的內容,聲律論的影響、劉勰、
鐘嶸
對于聲律論的意見,沈約論歷代文學;張融、江淹、任昉、裴子野,張融、
江淹,任昉,裴子野;肖統、肖綱、肖繹、徐陵、肖子顯:肖統和《文遠》,肖綱,肖繹,徐陵,肖子顯),三、劉勰《文心雕龍》(劉勰的生平、思想和著作;《文心雕龍》的宗旨和結構;基本思想:《原道》、《征圣》、《宗經》、《正緯》、《辨騷》,執正馭奇的基本思想及其歷史背景;論文體及其寫作要求:論文體,論各體文的寫作要求;論歷代文學:論先秦文學,論兩漢文學,論魏晉文學,論宋齊文學,小結;文學歷史發展觀:質文代變,文變染乎世情;論創作構思;論體制風格:論體性,論風骨,論通變,論定勢;論辭采;論文學批評;結束語),四、鐘嶸《詩品》(鐘嶸的生平和《詩品的寫作》;論詩歌的特征和思想藝術標準;論歷代五言詩:論漢魏詩歌,論晉宋詩歌,論齊梁詩歌,小結;論詩人繼承關系及其流派;鐘嶸詩論與劉勰詩論的比較),五、北朝文學批評(北朝的文學批評風氣;
顏之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