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etry  
 




網頁:靜遠
 
 



吉平平
黃曉靜
編 著


十年文學主潮

  宋耀良著,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7月出版,大32開,358頁,241字, 定價(精裝本)5.60元,(平裝本)3.35元。遼寧大學圖書館藏I0/165

  本書為“文藝探索書系”之一,是國內第一部系統有機的新時期文學史論專著。新時期第一個十年的文學,新作如林,新人如涌,波翻浪疊,五光十色,作者以宏大的理論氣魄,試圖對此作出同步的理性概括。全書以縱向的歷史再現為時間順序,橫向的文學運動為有機聯系,從考察民族精神文化現象的角度,對十年文學作出了宏觀描述,探討了十年文學思潮的性質、哲學基礎、審美特征和表現形態。

  本書史的特點貫穿全書的始終,新時期文學中出現的各種文學現象,都被納入到作者所側重思考的文學思潮形態的視野中,并對它的發生發展,來龍去脈作了條分縷析的闡述。

  作者把新時期文學第一個十年的研究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文學新思潮發生階段”, 年代劃到1976 年“四五”詩歌, 但又以“手抄本”線索追溯到1971年前后;第二個階段是以劉心武小說《班主任》開始,體現為文學對社會對時代的全面深刻反思;第三個階段從1980年開始,文學轉入“新表現因素生長”的階段,直到1985年,作者又從論述新方法論大討論“尋根派文學”和“文學主體性理論”入手,劃出了文學主潮出現的第四個階段:文學對自身的反思和超越。

  作者在書中對新時期文學出現的每一種文學現象和文學思潮,都不是匆匆忙忙地下結論,而是通過冷靜地全面反思之后,提出自己的觀點。本書出版后,引起了文論界的普遍關注。

  目次:

  序──洋洋大觀 匆匆十年(王蒙)。

  緒論。第一章 文學新思潮的發端:一、1976年,二、“四五”詩歌,一次短暫勃發的現代古詩文運動,三、朦朧詩派的發生發展及其在審美思潮范疇中的地位(朦朧詩派發展的三個時期,新詩潮的現實社會心理基礎與技巧的適應,朦朧詩派在審美觀念上提供的啟示。)

  第二章 文學對社會時代的全面深刻反思:四、主題性反思的形態過程,五、從社會問題到社會心理(兩種審美場的歷時性效應,社會心理與國民意識,),六、人的主題的演繹(文學揭示傷痕的三個方面,審美中人的意識的覺醒,從人性到個性,作家個性情志與對象個性的融合,從個性到生命類本質。)七、歷史意識的深化和對人與歷史關系的思考(歷史與個人動機愿望之間的沖突,歷史的進步與社會道德倫理之間的沖突,歷史價值與個性價值的一致性),八、大自然獨立審美主題的確立(“第二次回顧中發現了自然”,大自然主題對人格的匡正,英雄主義與逃避情緒。

  第三章 文學新表現因素的生長:九、1980年,十、朦朧詩派對詩歌語言形式的啟悟(意象──詩情畫意的凝鑄,蘊藉──多層意韻的融和,通感──全知性審美感受的方式,語言第二次啟悟的意義),十一、意識流文學東方化過程(歷史提供的第二次機會,東方化的過程與特點,東方化的特征,對當代文學當代性的藝術改造),十二、哲理性小說及理性因素的三種表現形態(哲理──理性因素的高漲,象征──理性精神的冷凝,抽象──理性意識的升發),十三、心態小說的哲學前提(時代哲學的主題與主體意識,認識論哲學的深化與文學表現手段,藝術哲學的生命力與審美純粹性)。

  第四章 文學對自身的反思和超越:十四、1985年,十五、批評自覺意識回歸和拓展歷程(原體系的最后一塊基石,最初的口號與最終的目的,現代世界審美潮流的特征,批評自覺意識的深化),十六、民族審美文化的復歸和古老審美意識的蘇醒(文學中文化因素自理的三個階段,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文化尋根”的緣由與意義,當代意識之光的照射),十七、文學主體性理論的歷史追索與體系性思考(主體性理論的現實哲學基礎,文學理論范疇的背景與意義,基于體系性完善的思考)。

  總論:文學新思潮的性質,文化哲學基礎,主要審美特征,發展的基本形態,發展的展望。后記。

關閉窗口

 
版權所有
聯合主辦 Copyright©2000

hyc@guoxue.com        web@guoxue.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泽县| 阿拉善右旗| 郴州市| 明溪县| 十堰市| 雷山县| 威宁| 旌德县| 定襄县| 大港区| 新丰县| 稷山县| 余干县| 清镇市| 嘉鱼县| 理塘县| 方正县| 长葛市| 苗栗县| 大洼县| 阿拉善右旗| 八宿县| 呼玛县| 托克逊县| 松溪县| 清水河县| 铁力市| 鲁甸县| 平舆县| 隆德县| 濮阳县| 白沙| 高平市| 泽库县| 宝清县| 磴口县| 沁阳市| 桓台县| 烟台市| 霸州市| 襄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