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青木正兒著,楊鐵嬰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1月出版,
32 開,
243頁,153千字,定價1.95元。北京大學圖書館藏1206.9/1:1。
本書系將《中國文學思想史》第七章──僅三十頁左右的清代文學思想部分擴
大而成。作者寫作意圖“在于希望通過本書看清思潮動向,而不是單純敘述評論的
發展過程”。本書譯者根據巖波書店1950年一冊譯出。全書分十章,論述范圍,有
詩、文、詞、曲各方面,內容豐贍,言簡意賅。
本書原著尚有陳淑女譯本,1969年12月臺灣開明書店印行,32開,228頁,
目
次與楊鐵嬰譯本基本相同,只是在第四章第一節中陳譯本沒有“魏禧”,第九章楊
譯本為“詞論”,陳譯本為“填詞評論”。
目次:
一、清初的反擬古運動,
二、清初尊唐派詩說,
三、神韻說的提倡與宋元詩的流行,
四、清初唐宋八家文的流行,
五、詩壇上自成一家思想之抬頭,
六、格調、性靈兩詩說的對立,
七、神韻、格調、性靈三詩說的馀波,
八、中葉以后桐城派及其他文說,
九、詞論,
一○、戲曲評論。譯者后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