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姬發
姓名:姬發
謚號:武王
廟號:世祖
簡評:滅商建周
…象》與《清廟》相對,即俱是詩篇,故《明堂位》注“《象》謂《周頌·武》也”。謂《武》詩為《象》,明《大武》之樂亦為象矣。但《記》文於“管”之下別云“舞《大武》”,謂《武》詩則簫管以吹之,《武》樂則于戚以舞之,所以并設其文,故鄭并《武》解其意。於《文王世子》注云:“《象》,周武王伐紂之樂也,以管播其聲,又為之舞。”於《祭統》注云:“管《象》,吹管而舞《武象》之樂也。”皆《武》詩、《武》樂并解之也。必知彼《象》非此篇者,以彼三文皆云“升歌《清廟》,下管《象》”,若是此篇,則與《清廟》俱是文王之事,不容一升一下。今 …
——摘自“國學寶典”鄭玄箋、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卷十九(十九之一)
人物簡介
西周世祖武王(約前1087年—前1043年),大周的創建者,華夏杰出領袖,漢族,姬姓,名發,謚號武王,廟號世祖,西周時代青銅器銘文常稱其為珷王。是周文王的次子。約前1056年文王死,武王繼承王位。武王本人亦為琴家,上古之琴,本為五弦,而至周時,文王、武王復加二弦,以合君臣之德。另外,武王也有琴曲作品,即《克商操》。《克商操》是武王伐紂之曲。武王伐紂時,欲上告蒼天,下昭民眾,故作此曲。
姬發繼承其父遺志,推翻商朝統治,成為西周王朝的開國之君。姬發繼任后,繼續積極準備滅商,任命姜尚為軍師,負責軍事;任命其弟周公旦為輔佐,負責政務;任命召公、畢公等人為助手。
姬發抓住時機,觀兵孟津,大會八百諸侯。兩年后時機成熟,姬發親率大軍伐商。牧野大戰之后,商軍全線潰退,紂王逃回殷都自焚于鹿臺。后姬發建都鎬京,改國號為大周,在位13年崩,謚號“武王”。
建立周朝
周是活動與中原西部黃土高原的一個古老部落。周人的始祖是帝嚳(黃帝曾孫)元妃姜嫄的兒子棄。棄在帝舜時擔任農師,號稱后稷,教民耕稼有功,分封于邰。商朝初年,他的后代公劉率族人遷到磁。到古公亶父時,又遷到岐山南邊的周原(今陜西岐山縣)定居下來,逐漸發展成一個新興的西部勢力,自稱為大周。古公的幼子季歷繼位后,修行道義,發展生產,驅逐夷狄,力量更為強大,與商發生矛盾。商王文丁派人將季歷殺死,季歷的兒子姬昌繼位。昌號稱西伯,仁慈愛民,禮賢下士,天下士人都來投奔。周的發展,使商紂感到威脅,于是將西伯昌囚禁于羑里七年。周人以珍寶和美女將西伯贖出,此后,在呂尚的輔佐下,西伯昌表面上耽于游樂,對殷紂十分馴服,實際上卻更為積善修德,和悅百姓,大力發展生產,使更多的諸侯前來歸附,進而征討不馴服的諸侯和商的盟國,終于三分天下有其二,成為所謂的受命之主,而自稱王,即周文王,并將都城遷到豐邑(今陜西長安西南灃水西岸)。九年,周文王逝世。其子姬發繼位,稱周武王。他繼續以呂尚為師,周公旦為輔,召公、畢公等人為主要助手,繼續文王未盡的事業。將都城擴至灃水以東的鎬京(今陜西長安縣境),積極作滅商的準備。兩年后,武王在盟津召集八百諸侯會師盟誓。周文王受命第十一年十二月,武王兵出潼關,聯合各方國諸侯,揮師東向,于次年二月甲子日在牧野打敗商朝的軍隊,殺死殷紂王,史稱“武王滅商”,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長的一個朝代——周朝。周朝經歷了37代天子,800多年,到公元前256年,才被秦國滅掉。公元前770年, 平王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豐鎬二京在西,洛邑在東,習慣上稱公元前770年以前的周朝為西周,以后的為東周。
建國措施
武王滅商后,為了收服人心,鞏固新建的政權,在政治上采取了許多政策和措施。首先,采取了以殷治殷,分而治之的辦法,安撫殷商遺民。他封紂王之子武庚為殷侯,繼續治理殷民。同時,將殷商王畿(京城周圍千里)內之地分為衛、庸、邶三個小國,封自己的三個弟弟分別治理,負責監視武庚,號稱“三監”。他下令釋放被紂王囚禁的百姓,修整商朝賢臣比干的墳墓,放出賢臣箕子并恢復其原職。又散發供紂王淫樂奢侈之用的財物、糧食,賑濟饑民和貧弱的百姓。通過采取這些措施,商地很快穩定下來。
其次,采取封邦建國的方略,實行對全國的統治。為了吸取商朝滅亡的教訓,治理好國家,武王專門把箕子接來鎬京,虛心請教安邦治國之道。根據箕子講述的道理,他同姜太公、周公旦等商議,決定將古時已有但還未完全形成的宗法制度進一步完善和確定下來。即把全國分成若干個侯國,由周天子分封給在滅商大業中做出了貢獻的姬姓親族和有功之臣;各諸侯可以擁兵,但必須隨時聽從天子調遣,定期向天子納貢、朝賀;允許封侯世代承襲,并可在封國內分封卿、大夫;天子對諸侯有賞罰予奪之權,對封國中分封卿、大夫也有權過問。毫無疑問,武王實行的封邦建國方略,相對于商朝那種原始小邦林立的現象來說,顯然是一個進步。它確有統天下于一尊的意義,在當時起到了鞏固和加強全國統治的作用。
武王為了鞏固全國政權,日夜思慮,睡不好覺。他還同公旦討論過在當時被認為地處天下之中的洛邑(今河南洛陽市內)營建東都,以便于加強對東方的控制。可惜他未能實現這個計劃,在滅商后不久逝世。
歷史評價
周武王有著廣闊的心胸和長遠的眼光,同時有著果斷的處事能力,看到商朝的無道,他打出了為民請命,替天行道的旗號來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從而大大擴大了自己的實力和影響力,在伐紂的過程中,他以大無畏的精神親自帶領兵馬直搗朝歌,打了紂王一個措手不及。同時周武王有著很杰出的個人魅力,他也因此受到人們的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