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亨
字號:初名仙翹,字晉生
生卒:1900年7月4日~1986年2月2日
籍貫:吉林雙陽縣人
評價:著名古文字學家、訓詁學家和先秦文化史研究專家
專長:先秦文化史
高亨,初名仙翹,字晉生,吉林雙陽縣人,當代著名古文字學家、訓詁學家和先秦文化史研究專家。1900年農歷七月初四出生于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1910年春,入私塾讀書,學名高仙翹。由于家境貧寒,學習不易,自知刻苦用功。所讀經書,多能熟讀背誦,心知其義。白日既沒,繼以燈火,夜色將分,猶不釋卷,天方黎明,誦聲又起,嚴寒酷暑,未嘗間斷。八年私塾,他讀完了四書五經,初覺心地豁然,為后來專攻先秦學術打下了堅實基礎。
1918年春,高亨考入食宿公費的吉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1922年冬畢業。五年中學習除學校課程外,還在張文澍老師指導下,學習了中國第一部文字學專著、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閱覽了先秦諸子的主要著作及前四史。他這時已有志于中國古代學術文化的研究,并且對研究的方法和門徑有了一定的了解。
1923年春,入北京弘達學院,補習英語。秋,考入北京師范大學。1924年秋又考入北京大學。1925年秋,改名高亨,考入清華大學研究院為研究生,師從王國維、梁啟超兩位大師。他的畢業論文《韓非子集解補證》深得梁啟超的嘉許,曾對他說:“陳蘭甫始把《說文》帶到廣東,希望你把《說文》帶到東北。”并在畢業時贈給他一副對聯,予以鼓勵:“讀書要最識家法,行事不須同俗人。” 從此,高亨立志遵循清代著名學者高郵王氏(王念孫、王引之)的家法,從文字、聲韻、訓詁入手,嚴謹治學,鍥而不舍,并決心永遠過三書生活:“讀書、教書、寫書。”
1926年夏,高亨從清華大學研究院畢業后開始任教。初任吉林省立法政專門學校教授兼第一師范學校教員。1929年任沈陽東北大學教育學院國文專修科教授。“九一八”事變后,隨東北大學來到北平。之后,又歷任河南大學、東北大學、武漢大學、齊魯大學、西北大學和湘輝學院教授等。1953年起任山東大學教授,1957年受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之聘,兼研究員。1967年以后不再任教,調至北京,專門從事古代學術研究工作。
高亨一生嚴謹治學,鍥而不舍,過著“讀書、教書、寫書”的“三書”生活。從少年時代起,他就要求自己不但要讀得多,而且要讀得精,讀得仔細認真。在治學上,他注重實事求是,從來一絲不茍。對于歷代舊說,博覽眾家,不拘守一派,自己寫出論文或專書,無不有根有據有經有緯,力求有所創見。堅持以文字的形音義及考據作為基礎,來闡明發揮古代文化典籍的意蘊,走出了自己研究中國古代文化的途徑。他博通經子,淹貫眾家。每作議論文章,必從實質問題探索底蘊,借助文字聲韻之學,論列是非,字斟句酌,古樸省凈。故能言之有據,令人嘆服。
高亨畢生致力于“三書”,日孜孜不倦,常兀兀以窮年,在學術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從研究《說文》入手,逐步研究金石甲骨文字,用了十數年的功力,寫成《金石甲骨文字通箋》,稿本裝訂為十四冊,凡幾十萬字,這是一部有助于研究中國古文字學的參考書,不幸在抗戰時期丟失,至今未能尋回。
結合教學的需要,他最先致力于先秦諸子的研究,特別是《老子》一書,他對于其中字句的訓釋,思想的分析,以及老子生平事跡的考索,俱臻精到,為世所珍。以后又轉入對《周易》、《詩經》、《尚書》三部古經的研究。由于《詩經》中“雅、頌”部分難點最多,阻力最大,高亨惟恐中國古典文化精華無人繼承,故不辭勞苦深入淺出地介紹給青年一代,完成了《詩經選注》、《詩經今注》。攻罷《詩經》,便攻《周易》,他在《周易》的研究上下功夫最多。《周易》是一部中國最難懂的古代典籍,其中有象數之說,帶有神秘色彩,沒有唯物主義觀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與熟練的文字學功夫,很難會通全書。高亨勇于負重,知難而進,常說:“我不攻此難關,將留給誰?”故宵衣旰食,一意攻堅,義無反顧。終以十年之功,打破重重困難,用馬列主義的基本觀點,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周易古經》及《周易大傳》進行考釋與論述,寫出了解析《周易》專書四種,把《周易》的研究構建在比較科學的基礎上,端正了研究方向。此外,他還有《楚辭選》、《上古神話》、《文字形義學概論》、《古字通辭典》等一些著作及論文。他在中國古籍文獻的整理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高亨教書嚴肅認真,一絲不茍。每課前都寫成詳細的講稿,堂上聲調爽朗,語言穩重,字字句句都能送入學生之耳。講解清晰,深入淺出,雖文辭古奧哲理深邃的先秦經典諸子之文,一經他的講解分析,取譬論證,便可使學生精力集中,久不疲倦。他一貫教書育人,以身作則,言行正直,不同流俗。凡受過他的教育的,都能感到在學問人品雙方所給予的深厚影響。
高亨著述宏富,著有《周易古經今注》、《周易大傳今注》、《周易雜論》、《老子正詁》、《老子注譯》、《諸子新箋》(含《墨子新箋》、《莊子新箋》、《荀子新箋》、《韓非子新箋》、《呂氏春秋新箋》、《商君書新箋》六種)、《莊子今箋》、《商君書注譯》、《墨經校詮》、《詩經選注》、《詩經今注》、《楚辭選》與《上古神話》(與董治安先生合寫)、《文字形義學概論》、《文史述林》、《文史述林輯補》等,收入《高亨著作集林》。
1986年2月2日,高亨先生病逝,走完了他勤奮嚴謹探索研究中國古代文化的人生。
文章分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