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熹年
生年:1933年1月2日
籍貫:四川省江安縣
職務: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建筑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研究:中國建筑史、文物鑒定
傅熹年,著名建筑歷史學家、文物鑒定專家,啟功先生的私淑弟子。祖籍四川省江安縣,1933年1月生于北京。1955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建筑系。現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建筑技術研究院建筑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組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兼職教授。
五六十年代先后為梁思成、劉敦楨二教授助手,協助他們進行中國近代和古代建筑史研究。以后重點研究中國古代城市和宮殿、壇廟等大建筑群的規劃設計思想、手法及單體建筑的設計規律,初步揭示出中國古代城市以宮城、里坊為模數,大建筑群以主院落為模數,單體建筑以所用材和柱高為模數的一系列用基本模數和擴大模數控制規劃尺度和建筑比例的設計方法。同時發現宮殿壇廟等大型建筑群規劃時用標準方格網控制,并把主體置于幾何中心的布置手法。為補中國史料之不足,又研究日本9世紀以前建筑,找出其中所含蘊的中國南北朝隋唐時建筑設計中運用模數的規律。這些研究證明,至遲自南北朝起,就存在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利用模數進行規劃和建筑設計的體系,沿用千余年,在當時有較高的科學性和實用性。此外還利用已掌握的模數規律,對西周、戰國、唐、宋、金、元一系列建筑進行復原研究,力求達到科學地探索已不存在的重要古建筑以補充史料空白之目的。發表論文近三十篇,收入《傅熹年建筑史論文集》。完成了五卷本《中國古代建筑史》的第二卷《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史》和《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建筑群布局和建筑設計方法研究》的撰寫,均已出版。
業余從事古籍版本目錄學、古代玉雕藝術和中國古代書畫史研究。自1983年起參加全國書畫鑒定組,鑒定全國各博物館所藏古代書畫。主編了《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中的《北宋繪畫》、《南宋繪畫》和《元代繪畫》三卷。關于古代書畫鑒定的重要論文有:《淺談做書畫鑒定工作的體會》、《關于展子虔〈游春圖〉年代的探討》、《元人繪〈百尺梧桐軒圖〉研究》等,文章集有《傅熹年書畫鑒定集》(河南美術出版社)。
文章分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