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里的酒器
角這種酒器定名于商代,它是由盛酒器發展為飲酒器的。角腹圓平底,口部呈前后兩只尖角形,前腳略高,后腳稍低,旁有把手,下有三足。整體形狀與爵相似。古書曰:“一升曰爵……四升曰角”(《周禮·考工記·梓人》),可見角比爵大。用角飲酒者,大多是酒量大的豪爽之客,又不顯俗氣。《水滸》里大多是拿角當盛酒器用。如渭州城魯達與史進、李忠相見,邀至潘家酒樓一次要了四角酒,不過角只用來盛酒,最后酒還倒在碗里。魯達等三人是用碗喝,落落大方,又不失豪爽。
盞,是一種淺而小的酒器,大多是有錢人家所用。《水滸》里魯達在代州雁門縣大財主趙員外家,金翠蓮父女就用盞待客,既文雅,又顯出身份。正因為盞小,三人只有“慢慢地飲酒”,也真難為魯達了。又比如“武松大鬧飛云浦”里,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三人很得意地在飲酒作樂,用的就是盞。因為他們安排了不少殺手在僻靜處伙同押送公人一齊去殺掉武松,正等著報喜呢,他們用這種盞飲酒,慢慢地消耗著時間。
鏇是溫酒的器具,內外兩層。內層盛酒,外層盛水,為酒保溫或降溫。魯智深離開五臺山來到桃花莊劉太公家吃飯時,“莊客鏇了一壺酒”。時間是陽春三月,天較冷,喝冷酒傷人,故用熱水保溫。而武松發配到孟州時間是七月,正是暑天。施恩派人送來“一大鏇酒”,正是用冷水放在鏇中降溫。這里提到壺,壺是盛酒用的。日常生活中也常見,這里不多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