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衍
字號:原名沈乃熙,字端先
生卒:1900年10月30日-1995年2月6日
籍貫:浙江杭州
簡評:著名文學(xué)家、戲劇作家、電影作家、文學(xué)評論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
主要作品
創(chuàng)作話劇劇本
獨幕劇《都會的一角》(1935)
獨幕劇《中秋月》(又名《相似》)(1935)
歷史劇《賽金花》(1935)
歷史劇《秋瑾傳》(原名《自由魂》)(1936)
三幕劇《上海屋檐下》(1937)
四幕劇《一年間》(1938)
獨幕劇《贖罪》(1938)
獨幕劇《娼婦》(1939)
四幕劇《心防》(1940)
四幕劇《愁城記》(1940)
獨幕劇《冬夜》(1941)
五幕劇《法西斯細菌》(又名《第七號風(fēng)球》)(1942)
六幕劇《復(fù)活》(1943)(據(jù)托爾斯泰小說改編)
五幕劇《戲劇春秋》(與于伶、宋之合作)(1943)
四幕劇《離離草》(1944)
四幕劇《草木皆兵》(1944)
四幕劇《芳草天涯》(1945)
多幕劇《考驗》(1954)
報告文學(xué)
《包身工》(1935)
創(chuàng)作電影劇本
《上海二十四小時》(1933)
《狂流》(1933)
《自由神》(1935)
《壓歲錢》(1937)
改編電影劇本
《春蠶》(1933)
《風(fēng)云兒女》 (1935)
《祝福》(1956)
《林家鋪子》(1959)
《革命家庭》(1960)
《在烈火中永生》(1965)
理論專著
《寫電影劇本的幾個理論問題》
翻譯作品
[德國]倍倍爾《婦人與社會主義》
[前蘇聯(lián)]柯根《新興文學(xué)論》
[日本]本間久雄《歐洲近代文藝思潮概論》
[日本]菊池寬《戲劇研究》
[前蘇聯(lián)]高爾基《母親》
[前蘇聯(lián)]普多夫金《電影導(dǎo)演論》(與鄭伯奇合譯)
[前蘇聯(lián)]普多夫金《電影腳本論》(與鄭伯奇合譯)
回憶錄
《懶尋舊夢錄》
合集
《夏衍劇作選》
《夏衍劇作集》
《夏衍選集》
《夏衍電影劇本集》
《夏衍雜文隨筆集》
《夏衍論創(chuàng)作》
《夏衍全集》
人物評價
“他總是明白透徹,一清見底。”——王蒙
“夏衍劇本之淡雅,簡單,平凡的下邊,沸騰著多么大的一個現(xiàn)實的偉力”。? ——焦菊隱
“夏衍是中國電影的根。”——孫家正
相關(guān)文章
《夏衍的魅力》(王蒙)
文章分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