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倫若干詩作辨偽補正
內容提要:戴叔倫是中唐著名詩人,現存詩集系明人編訂,竄偽者甚多。今人岑鐘勉、傅璇琮、富壽蓀、蔣寅等學者先后對此作了專門考訂,共考證出戴集中非戴所作及與他人重出的詩作近百首。本文在前人考訂的基礎上,對前人未發現的戴叔倫集中的偽作及重出作品或已發現非戴所作但未考明出處的若干詩作進行了考訂辨正。
關鍵詞:戴叔倫;詩歌;辨偽
作者簡介:王佃啟(1965-),男,河北尚義人,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主編,副編審。
戴叔倫是中唐著名詩人?!缎绿茣肪砹端囄闹尽返谖迨d其著錄《述稿》十卷,今皆亡佚。今其詩傳世約300篇,系明人輯錄編訂,竄偽訛亂者甚眾。這一點明人胡震亨在其《唐音統簽》丁簽中已有言及,但未作系統考訂。①《全唐詩》卷二七三、二七四收其詩299首及若干零句,仍沿襲舊本,遂致魚目混雜,貽誤至今。戴詩中的這一現象,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逐漸引起國內一些專家學者的注意。岑鐘勉、傅璇琮、富壽蓀、蔣寅諸學者先后作了考訂。其中尤以蔣寅先生用力最勤,共考證出戴集中非戴所作者59首,與他人重出者29首,對戴叔倫詩作的竄偽情況作了初步清算。[1]但是,正如諸位前輩時賢所言,戴集竄偽者甚多,尚需進一步考訂;已考訂出初步結果的,也需要作進一步的辨正工作。近來筆者閑讀戴集,翻檢相關史料,留意之下,竟也有若干收獲?,F不揣淺陋,列陳于次,以就教于方家學者。
一、關于《江行》和《九日送洛陽李丞之任》
據蔣寅先生經考訂:“此二詩前者又見于《全唐詩》卷一二九丘為詩中,后者又見于卷六四九方干詩中,均未注重出??細v代選本皆無收此二詩者,今亦無法考訂其寫作年代,故究竟為誰作,只能存疑以俟異日求證?!盵2]
按《九日送洛陽李丞之任》除見于《全唐詩》戴叔倫、方干名下外,還收錄在明方廷璽所輯唐方干《玄英集》卷三中。據《四庫全書總目》:“此本為明嘉靖丁酉其裔孫廷璽重刋者,只分八巻,詩三百七篇,巻目俱非其舊。近時洞庭席氏《百家唐詩》本從宋刻錄出者,仍作十巻,而詩亦止三百十六篇。《全唐詩》本乃增多詩至三百四十七篇,然與贊序原數終不相合。蓋流傳既久,已有所脫闕矣。”[3]這段序言告訴我們,第一,《玄英集》是方干的裔孫方廷璽所輯?!胺酵t字信之,歙縣人,浙江山陰知縣。”[4]有文集及詩作傳世。第二,其收錄作品與清初席啟寓所編《唐詩百名家全集》篇目接近,而席本是從宋本刻錄出來的。從這兩點看,該詩為方干所作的可信度較高。另外,此詩還被明汪砢玉《珊瑚網》巻四《蘇文忠公手書唐方干詩巻》及清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卷十《蘇文忠公書唐方干詩巻》收錄,題為《重陽日送洛陽李丞之任》。汪珂玉和卞永譽是明清時期的收藏大家。據《四庫全書總目》載:“砢玉字玉水,徽州人,寄籍嘉興。崇禎中官山東鹽運使判官?!盵5]“是書成于崇禎癸未。凡法書題跋二十四巻;名畫題跋二十四巻。朱彝尊《靜志居詩話》稱:砢玉留心著述,所輯《珊瑚網》一編,與張丑《清河書畫舫眞跡日錄》并駕”。[6]“永譽字令之,鑲紅旗漢軍,官至刑部左侍郞。王士禎《居易錄》云:卞中丞永譽貽《書畫匯考》六十卷,凡詩文題跋悉載。上溯魏晉,下迄元明,所收最為詳博。朱彝尊《論畫詩》亦有‘妙鑒誰能別苗發,一時難得兩中丞’之句”。[7]其所收藏的作品目錄中有蘇軾手書的唐方干《重陽日送洛陽李丞之任》詩卷,可知宋蘇軾看到的集子該詩即是方干所作。由此可以斷定,《九日送洛陽李丞之任》是方干作品,后竄入戴集。
《江行》詩除見于《全唐詩》外,還被明曹學佺《石倉歷代詩選》卷六十五收錄,題為戴叔倫作,未知其據。
二、關于《宿無可上人房》和《山居》
(一)關于《宿無可上人房》
戴叔倫《宿無可上人房》云:“偶來人境外,何處染囂塵。倘許棲林下,僧中老此身?!笔Y寅先生謂此詩“據其內容與所敘及事實,亦可斷其非為叔倫之詩。”[8]所言甚是,但蔣未考明其出處。經筆者查考,此詩實為集句詩,系集唐權德輿、王勃、劉長卿、盧綸四位詩人詩句而成。原詩如下:
1.權德輿《沈十九拾遺同逰棲霞寺上方夜于亮上人院會宿二首》其一
偶來人境外,心賞幸隨君。古殿煙霞夕,深山松桂薫。巖花點寒溜,石磴掃春云。清凈諸天近,諠塵下界分。名僧康寳月,上客沈休文。共宿東林夜,清猿徹曙聞。(《全唐詩》卷三百二十六)
2.王勃《仲春郊外》
東園垂柳徑,西堰落花津。物色連三月,風光絕四鄰。鳥飛村覺曙,魚戲水知春。初晴山院里,何處染囂塵。(《全唐詩》卷五十六)
3.劉長卿《登思禪寺題上方》
西峰上方處,臺榭隠朦朧。逺磬秋山里,清猿古木中。眾溪連竹路,諸嶺共松風。儻許棲林下,甘成白首翁。(《全唐詩》卷一百四十七)
4.盧綸《題興善寺后池》
隔窗棲白鳥,似與鏡湖鄰。月照何年樹,花逄幾遍人。岸莎青有路,苔徑緑無塵。永愿容依止,僧中老此身。(《全唐詩》卷二百七十九)
?。ǘ╆P于《山居》
戴叔倫《山居》詩曰:“麋鹿自成群,何人到白云。山中無外事,終日醉醺醺?!贝嗽娨嘞蹈Z偽之作,但尚未發現有人指出其偽。經筆者查考,此詩亦為集句詩,系集唐杜荀鶴、劉長卿、祖詠、張祜四位詩人詩句而成。原詩如下:
1.杜荀鶴《茅山》
歩歩入山門,仙家鳥徑分。漁樵不到處,麋鹿自成群。石面迸出水,松頭穿破云。道人星月下,相次禮茅君。(《全唐詩》卷五百三十一)
2.劉長卿《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
荒村帯返照,落葉亂紛紛。古路無行客,寒山獨見君。野橋經雨斷,澗水向田分。不為憐同病,何人到白云。(《全唐詩》卷一百四十七)
3.祖詠《汝墳別業》
失路農為業,移家到汝墳。獨愁常廢卷,多病久離群。鳥雀垂窗柳,虹霓出澗云。山中無外事,樵唱有時聞。(《全唐詩》卷一百三十一)
4.張祜《題金山寺》
一宿金山頂,微茫水國分。僧歸夜船月,龍出曉堂云。樹影中流見,鍾聲兩岸聞。因悲在朝市,終日醉醺醺。(《全唐詩》卷五百一十)
以上二首集句詩,系出自何人之手,今無考。據筆者推測,此二詩應當是宋人作品,有可能是王安石或釋紹嵩所作,后為明人訛入戴集。其理由是:(1)宋人有集句之癖,而王安石尤擅此道。據宋張镃《仕學規范》卷三十九載:“集句自國初有之,未盛也。至石曼卿,人物開敏,以文為戲,然后大著。至元豐間,王文公益工于此,人言起自公,非也。”明安磐《頤山詩話》亦云:“集句始于宋人,王荊公為妙。荊公集句近百首,胡笳十拍為妙?!虼嬷兄^荊公集句多至百韻,對偶精切,過于本詩。今其集無百韻者,豈其集有所遺耶?”宋胡仔《漁隱叢話前集》巻三十五載:“遁齋閑覽云:荊公集句詩,雖累數十韻,皆傾刻而就,詞意相屬如出諸己。他人極力效之,終不及也?!磺G公平生集句詩,未嘗改古人,字觀者更宜詳考?!庇州d:“王荊公好集句,嘗于東坡處見古硯。東坡令荊公集句,荊公云:巧匠斫山骨。只得一句,遂逡廵而去?!标P于王安石喜集句的逸事,史載還有很多。清王世禎《池北偶談》卷十五載:“《夢溪筆談》亟稱王介甫集句‘風定花猶落,鳥鳴山更幽’,以為上句靜中有動,下句動中有靜。且云:公始有集句詩,有多至百韻者。黃震曰:荊公集句諸作,其巧其博皆不可及?!保?)王安石晚年投身佛門,結交高僧,流連山水,談詩論禪,寫下了大量平靜閑淡、有涉釋門的詩歌作品。這與上述二詩的思想和意境十分接近。而他的集句詩也多作于晚年。(3)王安石有詩作竄入戴集。據富壽蓀、蔣寅考證,戴集中《北山游亭》、《題黃司直園》見《王文公文集》卷六十七,題分別為《洊亭》、《題黃司理園》;《草堂一上人》亦當為王安石作。[9](4)二詩也有可能是宋高僧釋紹嵩所作。據清沈季友《檇李詩系》巻三十載:“紹嵩字亞愚,廬陵人,紹定已丑自長沙來。壬辰五月,嘉禾太守黃尹元以大云虛席,俾令承乏。有《江浙紀行集句》三百七十六首,離為七卷,自為序,稱廬陵樵衲?!卑瘁尳B嵩《江浙紀行集句》詩收錄在宋陳起編《江湖小集》巻三中。其自序云:“余以禪誦之暇,暢其性情,無出于詩。但每吟詠,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隨得隨失。今所存集句也,乃紹定已丑之秋,自長沙發行,訪游江浙,村行旅宿、感物寓意之所作。越壬辰五月中瀚,嘉禾史君黃公尹元以大云虛席,俾令承乏。八月初九日,永上人來訪,盤礴旬余。茶次,每炷香請曰:師游江浙,集句諒多,可得聞乎?予謝曰:不敢。永曰:禪心,慧也;詩心,志也。慧之所之,禪之所形;志之所之,詩之所形。談禪則禪,談詩則詩。是皆游戲,師何愧乎?予謝曰:不敢。力請至再至三,又至于四。遂發囊,與其編録。得三百七十有六首,離為七巻。題曰《江浙紀行》以遺之?!崩缙涞谝皇住栋l長沙》云:“秋入長沙縣,無人畫得成。曉風輕浪迭,落日亂蛩鳴。一雨洗煩熱,千山指去程?;仄谡l可定,行樂且吾生。”就分別集了郎士元、方干、韋莊、希晝、巽中、祖可、修睦、誠齋的詩句。編輯《江湖小集》的陳起與江湖詩人過從甚密,除編《江湖小集》外,還編有《江湖后集》。戴集中所見《旅次寄湖南張郎中》一詩即是收入《江湖后集》卷三中周端臣的作品。[10]既然編次戴集者將收入《江湖后集》中的作品竄入,也就極有可能將收入《江湖小集》中的詩也竄入。從詩的內容來看,也主要是是寫釋僧生活,與釋紹嵩經歷相吻合,故釋紹嵩所作的可能性也較大。只是第一首詩的詩題也遭到偽竄。此二詩未收錄二人文集可能是由于這類集句詩多屬于“隨得隨失”,故雖流傳于世,但未被輯錄。
三、關于其它幾首互見詩
1.《桐花》:亭亭南軒外,貞干修且直。廣葉結青陰,繁花連素色。天資韶雅性,不愧知音識。
此詩《全唐詩》卷二百七十三、《御定佩文齋詠物詩選》巻二百八十三收為戴叔倫作;《御選宋金元明四朝詩·御選宋詩》巻二十四、《古今禪藻集》巻八收為云松作。檢《文苑英華》卷三百二十四收此詩為戴叔倫作品,應為戴作。
2.《關山月》:一雁過連營,繁霜覆古城。胡笳在何處,半夜起邊聲。
此詩《全唐詩》卷十八、卷二百七十四收作戴叔倫作品;《全唐詩》卷一百三十九、《御選唐詩》卷二十七、《儲光羲詩集》卷五、《唐詩品匯》卷四十、《石倉歷代詩選》卷三十四、《甘肅通志》卷四十九收作儲光羲作品;檢《樂府詩集》卷二十三、《萬首唐人絕句》卷九收為戴叔倫作,是宋人所見均為戴作,應判定為戴叔倫作品。
3.《過賈誼舊居》:楚鄉卑濕嘆殊方,鵩賦人非宅巳荒。謾有長書憂漢室,空將哀些吊沅湘。雨余古井生秋草,葉盡疎林見夕陽。過客不須頻太息,咸陽宮殿亦凄涼。
此詩《全唐詩》卷二百七十三、《全唐詩録》巻四十四收在戴叔倫名下。明曹學佺編《石倉歷代詩選》巻三百六十三·明詩初集八十三收在蘇平名下。今人熊飛據后者斷為蘇平作,所據似嫌不足。[11]今查檢《石倉歷代詩選》巻六十五·中唐十九亦收錄此詩,在戴叔倫名下,詩題相同,只是第四、六兩句分別作“作賦人稀宅巳荒”、“空將哀賦吊沅湘”??梢姴軐W佺對此并無明判。究竟為何人所作,尚待進一步考證。
4.《賈誼宅》:一謫長沙地,三年嘆逐臣。上書憂漢室,作賦吊靈均。舊宅愁荒草,西風薦客蘋。凄涼回首處,不見洛陽人。
此詩《全唐詩》卷二百七十三、《石倉歷代詩選》卷六十五收為戴叔倫作品。與前首《過賈誼舊居》詩意幾乎完全相同,甚至逐句對應。是出于同一人之手,還是后來者刻意仿作,待考。清《湖廣通志》卷八十七·藝文志收為許渾作品,亦不知何據?
注釋:
①參見胡震亨.唐音統簽(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613.
參考文獻:
[1]蔣寅.大歷詩人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1995:524.
[2]蔣寅.大歷詩人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1995:524.
[3][清]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M].北京:中華書局,1965:1302.
[4][清]黃虞稷.千頃堂書目:卷二十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559.
[5][清]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M].北京:中華書局,1965:724.
[6][清]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M].北京:中華書局,1965:966.
[7][清]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M].北京:中華書局,1965:968.
[8]蔣寅.大歷詩人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1995:513.
[9]蔣寅.大歷詩人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1995:508-509.
[10]蔣寅.大歷詩人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1995:508-509.
[11]熊飛.戴叔倫詩雜考[J].唐都學刊,1994(3):18.
原載《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