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戚
姓名:姬戚
生卒:約公元前七八世紀
朝代:春秋
官職:齊國大司田
簡評:齊桓公主要輔佐重臣之一
寧戚欲干齊桓公,窮困無以進,于是為商旅,賃車以適齊,暮宿于郭門之外?;腹加?,夜開門,辟賃車者執火甚盛從者甚眾,寧戚飯牛于車下,望桓公而悲,擊牛角,疾商歌。桓公聞之,執其仆之手曰:“異哉!此歌者非常人也?!泵筌囕d之。桓公反至,從者以請。桓公曰:“賜之衣冠,將見之?!睂幤菀?,說桓公以合境內。明日復見,說桓公以為天下,桓公大說,將任之。群臣爭之曰:“客衛人,去齊五百里,不遠,不若使人問之,固賢人也,任之未晚也?!被腹唬骸安蝗?,問之,恐有小惡,以其小惡,忘人之大美,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且人固難全,權用其長者?!敝鹋e大用之,而授之以為卿。當此舉也,桓公得之矣,所以霸也。
——漢·劉向 《新序·雜事五》
寧戚(約公元前七八世紀):姬姓,寧氏,名戚。春秋萊棠邑(今青島平度)人,衛國(今河南境內)人,早年懷經世濟民之才而不得志。齊桓公二十八年(前685)拜為大夫。后長期任齊國大司田,為齊桓公主要輔佐者之一。春秋時期衛國人,胸懷才學而不得志,聞齊恒公禮賢下仕,于是到了齊國。他到了齊國,以幫人喂牛為生,嘗于山腳下扣牛角而歌:“浩浩白水,絳餡之魚,君來召我,我將安居。”其歌被出游的管仲聽到。經過交談,管仲認寧戚為大才,于是將寧戚舉薦給齊桓公。公元前685年,寧戚被任命為齊國大夫,后長期任齊國大司田,掌管農業與水利,并助齊國很快富強起來。
寧戚曾著有《相牛經》一卷,是中國最早的畜牧專著,對促進齊國農牧業發展產生了一定的作用。
寧戚亦能于琴,曾作琴曲《扣角歌》,感嘆賢士有才而生不逢時,同時也記述了他扣角而歌,被管仲、齊桓公起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