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權學字
臣按:此中書舍人設官之始。然是官也故隸于中書省,故以中書舍人為名。我朝罷中書省,尚仍其舊名,名雖同而實則異也。蓋前代之中書與翰林學士分掌內、外制誥以為兩制,蓋屬文之官也。我朝之中書舍人則專以書寫為職耳。書者六藝之一,漢人謂之小學,以試學童為吏者也。夫人能之無庸設官,設之始自今日,蓋以王言所系之重,前代乃屬筆于吏胥,殊無慎重之意,祖宗以此設官蓋有深意,必得夫素通經術、深明六書之義,心正筆正如柳公權所云者,居之庶不污王言耳。茍粗識偏旁而學術無素者,尚不足以當此,況又粗率側媚而流品非清者哉?(以上中書舍人)
——摘自“國學寶典”/明·邱濬《大學衍義補》卷七
柳公權小時候字寫得不好,常常受到老師和父親的批評。他虛心聽取他們的教誨,經過一年的勤學苦練,他寫的字進步很大,受到老師的表揚。表揚的次數多了,柳公權也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了。
有一天,柳公權和幾個小伙伴舉行寫大楷比賽。他很快地寫好了一篇,滿以為穩拿冠軍,臉上露出得意洋洋的神色。一位賣豆腐的老人見柳公權這么不謙虛,想給他潑點涼水,走過去對他說:“華原城里,有個人用腳寫字,寫得比你還要好。”柳公權聽了有點不服氣,第二天一大早就趕到華原城。他親眼看到那位無臂老人用左腳壓住鋪在地上的紙,用右腳夾住毛筆,龍飛鳳舞地寫對聯,寫出的字比自己不知要好多少倍。他冷靜下來想想,覺得自己那么一點成績真算不得什么。他誠懇地對那位無臂老人說:“柳公權愿拜您為師,請老師告訴學生寫字的秘訣。”無臂老人沉思片刻,給他寫了四句話:“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老人解釋說:“這就是我寫字的秘訣。我用腳寫字,已經練了50多個年頭。我磨墨練字用完八大缸水,每天寫完字就在半畝大的池塘里洗硯,池水都染黑了。可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我的字還差得遠呢!”柳公權牢牢記住老人的話。從此以后,他更加勤奮地練字。他搜集了許多古代書法家的字,反復琢磨,吸取各家的長處。他經常登門拜訪當時的書法名家,向他們虛心求教。他還時常請同學、親友、陌生人指出自己書法上的不足之處。柳公權在書法領域不知滿足地刻苦鉆研,終于成為當時著名的書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