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入松
古琴曲《風入松》傳為嵇康所作。現存傳譜中的歌詞作者為唐代皎然。內容描寫月夜彈琴如風吹入松林的聲音。唐劉戩有《夏彈琴》詩:“彈為《風入松》,崖谷颯已秋。”
一、唐代詩僧皎然《風入松》歌;
西嶺松聲落日秋,千枝萬葉風溜溜。
美人援琴弄成曲,寫得松間聲斷續。
聲斷續,清我魂,流波壞陵安足論。
美人夜坐月明里,含少商兮照清徵。
風何凄兮飄飉,攪寒松兮又夜起。
夜未央,曲何長,金徽更促聲泱泱。
何人此時不得意,意苦弦悲聞客堂。
《風入松歌》,樂府古題,屬《琴曲歌辭》。《琴集》曰:“《風入松》,晉嵇康所作也。”古辭今不傳。皎然是唐代著名的詩僧,自言“禪心不廢詩。”他不僅作詩,還有詩論傳世。他的《詩式》頗有一些精到的見解。他這首《風入松歌》不僅生動地再現了《風入松》樂章的音樂形象和所流露出來的情思,而且體現了詩人對現實與藝術,自然美與藝術美關系的深刻理解。
二、古琴曲《風入松》傳為晉嵇康作,見于郭茂倩《樂府詩集》。嵇康通曉音律,尤愛彈琴,著有音樂理論著作《琴賦》、《聲無哀樂論》。他主張聲音的本質是“和”,合于天地是音樂的最高境界,認為喜怒哀樂從本質上講并不是音樂的感情而是人的情感。嵇康作有《風入松》,又名《遠橫山》《風入松慢》。相傳《孤館遇神》亦為嵇康所作。又作《長清》、《短清》、《長側》、《短側》四曲,被稱為“嵇氏四弄”,與蔡邕創作的“蔡氏五弄”合稱“九弄”,是我國古代一組著名琴曲。
古琴曲《風入松》雙調74或76字,上下闋各6句4平韻。《宋史·樂志》入“林鐘商”。《詞譜》收有4種體式,以北宋晏幾道詞和南來吳文英詞為正體,另有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