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圖
宋初的著名山水畫家,北方有荊浩、關(guān)仝,江南則數(shù)董源和巨然,人稱“董巨”。董源(?~約962),字叔達,鐘陵(今江西南昌)人。董源入宋前任南唐北苑副使。他擅人物和動物,但突出成就是在山水畫上,其風格對后世有深刻的影響。
《瀟湘圖》以江南的平緩山巒為題材,取平遠之景,江上有一輕舟飄然而至,岸邊的迎候者翹首向前。遠處坡下有張網(wǎng)的漁民和船只。全卷以點線交織而成,汀渚的橫向線條顯得舒展自如,披麻皴和點子皴構(gòu)成了山巒的橫脈和蓬松起伏的峰巒,渾厚華滋。墨點由濃漸淡,在晴嵐間造就出一片片淡薄的煙云,潮濕溫潤的江南氣候以及草木繁盛、郁郁蔥蔥的景象油然而出。點景人物用白粉和青、紅諸色,凸出絹面,明朗而和諧。整幅圖畫以橫卷形式表現(xiàn)隱現(xiàn)于云煙之中的山巒起伏、草木蔥郁、洲渚蘆汀的闊遠之景,屬于典型的”淡墨輕嵐”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