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秦文體源流——史學角度的文體研究》
作 者:張巖 著 出 版 社:五洲傳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4年
作者簡介
張巖,1954年生人,祖籍江蘇省阜寧縣,北京市藝術研究所研究員,專注于古代歷史文化研究,曾發表多篇有深度的學術論文,有《簡論漢代以來詩經學中的誤解》、《原始社會的收獲祭禮與《詩經》中的相關篇章》等,主要著作有《圖騰制與原始文明》、《文明起源:從原始群到部落社會》等。他的研究還涉及《山海經》與中華民族起源的關系,以及春秋戰國文體的發展歷程?。
圖書目錄
緒論:史學角度的文體研究
第一章、《國語》、《左傳》中的典型文體(上)
第一節、《國語》文本特征及其成書
第二節、《國語》勸諫體短文(上)
第三節、《國語》勸諫體短文(中)
第四節、《國語》勸諫體短文(下)
第五節、《國語》譏語體短文(上)
第六節、《國語》譏語體短文(下)
第二章、《國語》、《左傳》中的典型文體(下)
第一節、《國語》贊語體短文
(一)贊語體短文內容與體式
(二)贊語體A類短文
(三)贊語體B類短文
第二節、《國語》問答體短文
第三節、個案研究:《仲尼非難》的雙重史料
第四節、《左傳》中的典型文體
(一)《左傳》勸諫體短文(六例)
(二)《左傳》譏語體A類短文(六例)
(三)《左傳》譏語體B類短文(三例)
(四)《左傳》贊語體A類短文(三例)
(五)《左傳》贊語體B類短文(三例)
(六)《左傳》事語體短文(不涉褒貶)(一例)
(七)《左傳》問答體短文(二例)
第三章、典型文體的體式與內容
第一節、典型文體的體式分類
第二節、典型文體的簡單變形
第三節、典型文體短文的內容特征
第四節、《春秋》三傳的文獻屬性與成書時間
第五節、《左傳》文本特征及其成書(上)
第六節、《左傳》文本特征及其成書(下)
第四章、典型文體短文的屬性與用途
第一節、由典型文體引發的歷史問題
第二節、部落社會成年禮與早期官學教育
第三節、國學與鄉學
第四節、春秋時期的官學教育
第五節、《周禮》“中失之事”與教材類短文
第五章、君子之學與典型文體(上)
第一節、《國語》“君子曰”與教材類短文
第二節、《左傳》季札等人提到的“君子曰”
第三節、《左傳》君子曰:官學教材權威性提示
第四節、“君子曰”是西周官學教本固有體式
第六章、君子之學與典型文體(下)
第一節、君子曰的訓辭性質
第二節、“君子”與“君子之學”
第三節、“君子之學”
第四節、《春秋》經傳與“君子之學”
第五節、周易《大象》君子言行約束
第七章、神權觀念與典型文體
第一節、《尚書·洪范》中的神權觀念(上)
第二節、《尚書·洪范》中的神權觀念(下)
第三節、《逸周書·命訓》中的神權觀念
第四節、教材類短文禍福因果
第五節、甲骨卜辭與教材類短文(上)
第六節、甲骨卜辭與教材類短文(下)
第七節、《太子晉諫壅谷水》中的禍福因果
第八節、《尚書·伊訓》等篇的神佑神罰觀念
【本章附錄】《左傳》中一些較簡短的譏語內容(140條)
第八章、《春秋》經傳性質探尋
第一節、《春秋經》產生的制度背景(上)
(一)“祭者教之本也”
(二)利用祭祀儀式“崇德”、“絀惡”
(三)“令德”、“令聞”與禍福因果
第二節、《春秋經》產生的制度背景(下)
(一)“至治馨香,感于神明”
(二)“祝嘏辭說”與“皇極”禍福
第三節、《春秋經》的文本、“書法”特征
第四節、令人畏懼的“書法不隱”
第五節、《春秋經》簡約文體與祝史言辭
第六節、“則父之禮”與《春秋》“書法”
第七節、“書法”變通:史官的無奈
第八節、《左傳》獨有的“不書”之事
第九章、試析《春秋》經傳的由來
第一節、孟子所說孔子“作《春秋》”
第二節、《魯春秋》早期情況
(一)《春秋》溯源
(二)馬、班所謂“不可書見”
第三節、《春秋》三傳與《國語》
第四節、試析《春秋》經傳由來(上)
第五節、試析《春秋》經傳由來(下)
第十章、文體源流分析(上)
第一節、《尚書》、《逸周書》中的典型文體
(一)《尚書》
(二)《逸周書》
第二節、《晏子春秋》文體分析
第三節、《春秋事語》文體分析
第四節、《管子》、《六韜》文體分析
(一)《管子》
(二)《六韜》
第五節、大小戴《禮記》、《論語》、《孝經》文體分析
(一)《禮記》
(二)《大戴禮記》
(三)《論語》
(四)《孝經》
第六節、《墨》、《孟》、《荀》、《列》、《莊》文體分析
(一)《墨子》
(二)《孟子》
(三)《荀子》
(四)《列子》
(五)《莊子》
第十一章、文體源流分析(中)
第一節、《戰國策》文體分析
第二節、《韓非子》文體分析
第三節、《呂氏春秋》文體分析
第四節、《淮南子》文體分析
第五節、《新書》、《新語》、《史記》、《韓詩外傳》文體分析
(一)《新書》
(二)《新語》
(三)《史記》
(四)《韓詩外傳》
第六節、《說苑》、《新序》、《列女傳》、《論衡》文體分析
(一)《說苑》
(二)《新序》
(三)《列女傳》
(四)《論衡》
第十二章、文體源流分析(下)
第一節、從春秋官學到戰國私學(上)
第二節、從春秋官學到戰國私學(下)
第三節、文體類型(上)
附錄:教材類短文的較晚期案例
◎《韓非子》勸諫體短文(6例)
◎《韓非子》事語體短文(6例)
◎《呂氏春秋》勸諫體短文(6例)
◎《呂氏春秋》事語體短文(6例)
◎《說苑》勸諫體短文(6例)
◎《說苑》事語體短文(6例)
第四節、文體類型(下)
(一)無主題短文撮抄和主題輯錄
(二)“經傳體”
(三)“多事一語”的話語習慣
(四)比喻類內容的過度使用
本書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本書附錄:《國語》《左傳》典型文體短文索引
附錄一:《國語》典型文體短文索引(約196篇)
一、《國語》勸諫體短文索引(約120篇)
二、《國語》譏語體短文索引(約36篇)
三、《國語》贊語體短文索引(約20篇)
四、《國語》問答體短文索引(約20篇)
附錄二:《左傳》典型文體短文索引(約588篇)
一、《左傳》勸諫體短文索引(約236篇)
二、《左傳》譏語體A類短文索引(約183篇)
三、《左傳》譏語體B類短文索引(約55篇)
四、《左傳》贊語體A類短文索引(約18篇)
五、《左傳》贊語體B類短文索引(約56篇)
六、《左傳》事語體短文索引(不涉褒貶者)(約5篇)
七、《左傳》問答體短文索引(約3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