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金采風逝世 享年93歲
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金采風,因病于2022年1月10日上午在徐匯區中心醫院逝世,享年93歲。
金采風老師的逝世,是越劇劇種的一大損失,在此表示深切地哀悼!
金采風老師生平介紹
金采風 女,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原名金翠鳳,祖籍浙江省鄞縣,1929年出生于上海。自幼喜愛越劇,1946年考入雪聲劇團訓練班,工小生,因唱電臺而露名聲。后轉東山越藝社改演旦角。1948年,東山越藝社在明星大戲院演出《王魁負桂英》時,傅全香突然嗓音失潤,臨時由她頂上,使她第一次扮演主角。1950年歇夏間,與丁賽君合演《梁山伯與祝英臺》,得到觀眾好評。與呂瑞英、丁賽君,被稱為東山的“三鼎甲”。1951年8月,加入華東戲曲研究院越劇團,得到重點培養,由前輩演員對其幫教和輔導。1952年演出傳統老戲《桑園訪妻》一折,在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獲演員三等獎。1954年,主演的傳統劇《盤夫索夫》,參加華東地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時,獲表演一等獎。之后,又主演了《碧玉簪》、《彩樓記》等劇目。1955年,隨中國越劇團赴民主德國和蘇聯演出,1959年赴越南演出,1961年赴朝鮮演出,1989年赴美國演出,并多次到香港演出。1962年,在電影《紅樓夢》中,成功地塑造了王熙鳳一角。1963年主演的《碧玉簪》被攝制成電影。文化大革命后,參與男女合演。在1978年拍攝的寬銀幕越劇藝術影片《祥林嫂》中,扮演青年祥林嫂。在反映周恩來領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的現代劇《三月春潮》中,扮演女主角玲娣。1981年在《魯迅在廣州》劇中,扮演了許廣平。1983年在《漢文皇后》中,扮演了竇皇后。1987年與呂瑞英、劉覺、張桂鳳合演的電視片《西廂記》中,扮演崔鶯鶯。1988年與曹銀娣、肖雅主演的《漢文皇后》,由上海電視臺攝成電視片。1991年上海音像公司等4單位聯合攝錄了她的演出劇目集錦《越苑采風》共7集,內容有《盤夫索夫》、《庵堂認母》、《碧玉簪》、《西廂記》、《彩樓記》、《漢文皇后》等劇的折子和片斷。上海聲像出版社出版發行了《金采風表演藝術集錦》錄像帶2盒(含MTV卡拉OK)。她工閨門旦,兼擅花旦。唱腔繼承袁(雪芬)派,并吸收有施銀花、傅全香的音腔成分,自成一格,有“金派”之稱。其特點是委婉流暢,富有韻味。好聽易學。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盤夫》中的嚴蘭貞、《碧玉簪》中的李秀英。私淑學生有謝群英、黃美菊、樊婷婷等。1993年獲美國紐約美華藝術協會頒發的“亞洲最杰出藝人獎”。196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享受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的政府特殊津貼,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金采風是一位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她一生致力于越劇事業的傳承和發揚,在潛心進行藝術創造的同時,多次參與越劇出國演出,積極扶持越劇男女合演,悉心培養金派藝術傳人,為越劇藝術發展作出了影響深遠的歷史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