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欲曉賦
【作者簡介】趙敏俐: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主任、國學傳播中心主任、教授。
西元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百年以來,我中華兒女,歷內憂外患之磨難,奮自強不息之精神,為自由、為平等,為和平,為幸福,前赴后繼,始有今日。獲三十載改革開放之良機,顯新世紀小康社會之初跡。民族重生,東方欲曉。然大同社會,目標尚遠;坦途寬廣,坎坷猶多。撫今追昔,感而為賦:
巍巍中華,雄踞東亞。縱橫萬里,廣袤無涯。地勢西高而東低,氣候北冬而南夏。喀喇昆侖,珠穆朗瑪,立萬山之巔,令群峰朝拜;長江黃河,雅魯藏布,出雪域高原,匯百川赴海。白山黑水,潤東北之沃土;紅河黃果,聚西南之芳華。天山奇偉,出和田之美玉;五夷神秀,產極品之紅茶。洪湖、太湖、洞庭湖,萬頃碧波,鳶飛魚躍;黃山、泰山、峨眉山,千峰疊翠,云卷流霞。寶島臺灣,攬東南之形勝;曾母暗沙,扼南海之區夏。
江山多嬌,民族自傲。自元謀猿人之初始,經新舊石器之創造。三皇五帝,文明首現;唐堯虞舜,傳道設教。禹湯文武,開夏商周之偉業;秦皇漢武,辟元明清之遠道。錦繡綺羅,通絲綢之古路;均瓷斗彩,奪天工之神造。魏碑與唐楷齊美,楚帛與宋畫共妙。孔孟老莊,啟百家之學說;詩詞曲賦,潤千年之辭藻。仁義禮智,樹道德之楷模;中庸和諧,得天人之要妙。漢有文景之治,府庫倉廩皆滿,阡陌牛馬成群;唐有開元盛世,百姓安居樂業,小邑猶藏萬室。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宋遼金元,迄于有清。人口至四萬萬之眾,財富居世界之雄。
然我中華,亦多磨難。天道輪回,一治一亂。自嬴秦建專制之政體,兩千年積弊亦難變。明君有志,得賢臣之輔佐,乃百姓福祉;昏君無道,遇奸佞之諂媚,則生靈涂炭。貪官污吏,助紂為虐;豪強惡霸,無法無天。終導致易姓換代,兵戈相見。漢魏之交,軍閥紛爭,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詩人感懷,見景生情。魏晉六朝,唐宋元明,并難逃此劫,民不聊生。逮至近代,格局再變。內有清廷腐敗,外有強敵興兵。如雪上加霜,苦難重重。鴉片輸入,弱我民族之體魄;甲午海戰,毀我民族之長城。數千年文明一朝衰落,海內外華人受盡欺凌。
嗟我中華兒女,立志民族復興。自林則徐,至譚嗣同,自孫中山,至毛澤東。前赴后繼,奮力抗爭。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探富國強兵之路,尋救國救亡真理。愈挫愈奮,再接再厲。洋務運動,師夷長技。戊戌變法,血薦大地。辛亥革命,廢兩千年帝制;五四運動,開新文化樞機。國民黨倡三民主義,共產黨向蘇聯學習。志士仁人,無論黨派,發振興中華之吶喊,為民主革命而努力。國共兩黨,聯手合作;八年抗戰,相濡相濟。雖政見不合數十載,共追求民生福祉志不移。改革開放,初顯小康;港澳回歸,海峽直航。終結兩岸對立,撫平歷史創傷。共享和平發展之成果,同繪錦繡江山之畫廊。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歷盡苦難,無比堅強。五千年文化,奠民族崛起之根基;十三億民眾,聚愛國統一之力量。自礪自奮,圓百年強國之夢;同心同德,奏九歌華美之章。鳳凰涅磐,浴火遠翔;東方欲曉,滿天霞光!
2011年10月12日寫于京西之常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