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談丑也很美——我對《丑陋的中國人》的認識兼談“認丑”之態度

  【內容摘要】柏楊老先生的一本《丑陋的中國人》問世以來受到了很多非議和贊許,也給我們帶來很多思考。這本書深刻而又形象的分析了當代中國人的丑陋面孔,可謂一針見血。本文從其分析的“醬缸文化”表現的幾個方面加以分析,進而將后來學者的評議加以概括,綜合自己的想法,從而來進一步認識當今中國人的缺陷,以求擦亮我們的眼睛,認清自我。

  【關 鍵 詞】丑陋的中國人;醬缸文化;劣根性;醬缸產品

  【作者簡介】賴秀錦,廣西師范大學古代文學專業2010級研究生

前言

  60年代寫作異?;钴S,成為臺灣島內最受歡迎的雜文家的柏楊老先生于2008年4月20日去世,享年89歲。一生被懷疑、被罵、被壓迫但始終一顆憂國憂民、敢于說真話、勇于承擔責任的他,無不令億萬中國人陷入沉思,令中國人面對自己丑陋的一面。

  由于柏老先生對國民黨的政治高壓時常冷嘲熱諷,被懷疑影射攻擊蔣家父子,被羅織大量政治罪名,“假事自誣”,“思想左傾”、“為匪作文化工作”、“有明顯意圖以非法之方法,顛覆政府”等等,他于1968年6月27日判處12年徒刑,實際關押9年26天,出獄后想以“丑陋的中國人”為題目演講,多次被拒,但他仍不放棄,1985年,柏楊的《丑陋的中國人》終于在大陸出版,被世人關注,十年小說,十年坐牢,十年雜文,十年著史,四十年的風風雨雨,近半個世紀的文學路程,可謂艱難多折。

一、我對《丑陋的中國人》“丑”之認識

  一個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是一個民族始終在掛在嘴邊的信條和經文,人們很樂意充當民族傳統的精神弘揚的精英,卻鮮有人愿意揭短,身為中國人,柏楊如此尖刻地批判中國人,即使中國人百思不得其解,我想,其勇氣可嘉,精神可嘉。

  《丑陋的中國人》從四個部分分節講述了中國人存在的缺點及劣根性,種種惡習,種種不良心理。文學作品的藝術真實,在柏楊的筆下逐個呈現,他講到,一個民族的文化,都像長江大河,滔滔不絕地流下去,但因為時間久,長江大河里的許多污穢骯臟的東西,像死魚,死貓,死耗子,開始沉淀,使這個水不能流動,變成一潭死水。愈沉愈多,愈久愈腐,就成一個醬缸,一個污泥坑,發酸發臭。中國人的“醬剛文化”,有過濾性的病毒,而這一個藝術真實又夾雜著作家主觀真誠、真性、真知,以及情感的投入,假定死水不暢,死水蒸發,那么沉淀的濃度便會加重,這個“醬缸”里的雜質將會由變臭到腐爛。他同時又提到,中國人比起日本,又好像差了一級。假定我把這本書寫出來的話,可能要麻煩各位去監獄給我送飯,所以我始終沒有寫,但是我一直想找個機會,把它當作一個口頭報道,他之所以會寫“醬缸文化”,之所以寫坐牢,是因為他有過這么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及良心的思考,這個生活真實為藝術真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醬缸文化”不僅是藝術真實,它也是一個藝術概括。柏老先生在他書中講到,梅毒的兒子因為有梅毒的父母而憤怒不已。兒子說“我不要這個藥,我寧愿死,你看你給我一個什么樣的身體?”這能怪他而不怪父母嗎?我們是否怪我們的祖先,怪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什么樣的文化?還有他講到中國的窩里斗。他說中國人的內斗嚴重,雖然中國人擁有傳統的良好品行、品質,而且讓人傳頌,但是中國人仍不團結,每一個單獨的日本人,看起來像條豬,而三個日本人加起來就是一條龍了,每一個中國人都是一條龍,人人都很棒的,但是三個中國人加在一起便不一定是條龍,很有可能是條豬。他還講到,中國人非法入境到美國,結果被發現,而告密者卻是中國人,中國人三個人有三個意見,表決后,雖然表面上贊成某一個人的意見,但內心仍認為我有我的自由,你去你的,我去我的。這在某些場合再熟悉不過了。我們的民主是做出來看的,民主從來不在生活范圍內,我們的民主大多只是掛在嘴上,是“以示民主”,你不是要民主嗎?好啊,在投票的時候,你投你的,我投我的,心里想“我就不投給你,我恨他,我覺得他在裝蒜,我覺得他就不如我帥”。我不禁發笑,這是哪跟哪了?民主只是他們表演的一部分,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形式主義吧。

  作家每寫一個片段,都似乎融入了自己的情感,雖然這情感看起來并非高尚,但一定是誠摯的,作家并非通過一系列的環境描寫,但卻通過一些實例,把情和理道個明白。例如,他在講中國人“臟、亂、吵”現象中國人的“官場”制度中國人的古板,認為崇洋媚外是不好的,只要是崇洋媚外的,都會把他們看低一等,柏楊老先生從歷史事實出發加以分析,認為從甲午戰爭到近代五四探索救亡圖存的歷程看,中國人不僅崇洋,還是大大地崇洋,我們學造船,學西方制度,學西方文化,哪一個不是崇洋?洋人的東西先進,我們才學啊,崇洋,是崇尚洋人的先進文化和技術,然后讓國家富強,但我們并不媚外,我們沒有必要什么都學西方的,我們有我們的文化,我們有我們的宗教,這就崇洋而不媚外,如今21世紀新世界,“崇洋但不媚外”依然是值得我們堅守的一個原則。柏楊老先生是本著一顆火熱的心來糾正大家對“崇洋媚外”的誤解。

  中國人受周王朝的禮樂文化影響,號稱“禮儀之邦”。但柏楊認為,應該把“禮儀之邦”改成“禮樂之邦”。中國人是講“禮”,但不講“理”。中國人規定的東西往往只要求別人,與己無關,自己是個例外,中國人“死不認錯”,說你錯,你還不承認,還要用另一個錯來圓一個錯,結果是“錯上加錯”。柏楊先生有錯嗎?有,每個人都會犯錯,他的錯就在于直接披露中國人的劣根性,他的錯在于說了幾句實話。

  作家通過一節一節的排列安排,從講中國“醬缸文化”到后來的每個細節,全文布局合理,具有形式美,在形式美的其中,始終貫穿了人文關懷和歷史理性。不僅把內容形式化,而且把形式內容化,他講的“醬缸”,雖然大部分均為議論少部分是對話,但也不缺乏一點抒情,通過這樣的方式給大家“提個醒”。這就是雜文《丑陋的中國人》給我的啟迪。

二、談“認丑”之態度

  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十二日香港《七十年代雜志》刊登了姚立民的一篇文章《中國傳統文化的病癥—醬缸》,文章指出中國落后,美日強大的原因不在于中國人的智力和智慧差,而在于中國人的文化有問題。文化環境是關鍵,就像孫觀漢先生《環境與地氣》里講的一樣,用種田人的言語來說,問題不在‘種子’,而在‘地氣’,地氣就是環境,包括人性的習俗。這個比喻我很贊成。姚立民還指出了五種醬缸產品,一是對權勢的崇拜狂。以權勢崇拜為基石的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使人與人之間只有“起敬起畏”的感情,而很少“愛”的感情。對權勢絕對崇拜的結果就是缺乏敢想、敢講、敢做的靈性,一定產生奴才政治和畸形道德。二是自私與不合作。傳統的儒家提倡個人主義不提倡群體主義,儒家的最高境界就是“明哲保身”和“識時務者為俊杰”,正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國人窩里斗,“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一部二十四史,便是一部官擠官史、和官斗官史。當然這個看法以偏概全,但也道出了其中的劣根性。

  三是淡漠、冷酷、猜忌、殘忍。只要看大多數公司的男女店員,都是一副晚娘面孔,對顧客沒有一絲笑容,沒有一點耐心,對我們口頭上高喊的“禮義之邦”,實在是一個莫大的諷刺。四是文字欺詐。柏楊認為,在我們的文化中,似乎只有“美”,只有“善”,而很少“真”??鬃釉凇洞呵铩肪凸惶岢淖制墼p,《公羊傳》曰:“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這里的“諱”就是文字欺詐。剩下來的“真”的部分又有多少呢?關于正史上明目張膽的文字欺詐,柏楊曾有專書,《鬼話連篇集》(《亂做春夢集》)。上面所收集的,全是歷代帝王裝神弄鬼的記載。成則為王,敗則為寇。這才是真理。五是對僵尸的迷戀和膚淺虛驕。對祖先的慎終追遠,在本質上市應該提倡的,但是如果變了質就是對僵尸的迷戀了??鬃邮怯忻摹巴泄鸥闹啤钡牡谝蝗耍撬J為“古時候啥都有”,“古時候啥都好”,古代人品好,古代法令法規好,但是這樣就看不到時代的進步了。王安石主張的變法要是實施了,中國的歷史恐怕要改寫了。遺憾的是這個主張“天命不足畏懼,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家終究敵不過排山倒海而來的反對勢力,迫使他的變法終歸失敗。

  柏楊先生的演講,得到了熱烈反響。得到肯定的是,一九八一年八月十二日紐約《華語快報》社論有文章《如何糾正死不認錯之病》,同年十三日有《推理能力發生故障》,二十四日有《北美日報》有《從醬缸里跳出來》,二十六日《北美日報》的《“醬缸文化”》等。

  也有對柏楊先生的批評和建議。一九八一年九月十一日紐約《華僑日報》刊登的徐瑾的《要隱惡揚善·勿作踐自己》,八五年一月二日洛杉磯《論壇報》,一月十六香港《百姓半月刊》,一月二十一日紐約《華語快報》均刊登了王亦令《賤骨頭的中國人》,文中羅列大量中國人的文化和智慧的優越性,說得柏楊一無是處。但是緊接著就在八五年一月二十三日香港《信報》載了署名回旋處的《不懂幽默》,指責王亦令缺少幽默。同年一月三十日洛杉磯《論壇報》刊登了一篇江泐的《丑陋的王亦令》,專門來反駁他的文章,說王亦令不讀書,更談不上“甚解”,還說他是鸚鵡學舌。其中不乏一些個人見解。緊接著,八五年二月六日洛杉磯《論壇報》又有一篇張紹遷的《評王亦令的<賤骨頭的中國人>》對雙方都有批判和肯定。同一天《論壇報》還有胡菊人的《沒有文明那有文化》,文章指出文明是文化的體現,文化是文明的保姆,文明具體體現在生活上,美國人已經做的到位了。但中國人不行。八五年三月二十日《論壇報》又載了江泐的另一篇《王亦令越描越丑》,開始了他的進一步攻勢。還有八五年三月六日《論壇報》載有劉前敏的《中國文化不容抹黑》,文中極力說道中國文化的好處,要為中國文化說句公道話。

  另外,八五年四月一日香港《百姓半月刊》有柏仁的《中國人的十大奴性》,這是一篇書信體,寫給柏楊的,文中指出了中國人的十大奴性:一是,中國人有“萬歲癖”;二是中國人有迷信癥;三是中國人對于暴君暴官,從來都奉行“忍”字哲學;四是中國人不懂得真正的民主,卻奉行“奴性民主”—-“少數必須服從多數”多數人都愿意做奴隸,就不準少數人不愿做奴隸;五是中國人慣于同類相殘—-這大概是“窩里斗”的一種變現形式吧;六是中國人崇尚明哲保身;七是中國人靠希望過日子;八是中國人的確有神經質的恐懼癥;九是,中國人喜歡框框;十是中國人是變色龍。這篇文章剖析深刻,條理清晰。文章得到柏楊的好評。八五年四月三日,《論壇報》有張紹遷的《中國文化之“抹黑”與“擦粉”》,針對劉前敏的《中國文化不容抹黑》一文而展開討論,分七點對其文章的讀后感發表意見。寫出了贊同之后的質疑。

  有病之人總要醫治吧,但是到了無藥可醫的地步呢?梁超然在其文章《魯迅、柏楊異同論—評丑陋的中國人》認為魯迅評中國人的劣根性,總是能給人以精神振奮和催人奮進的感動,他認為,在柏楊眼里,中國人都是丑陋的,都是大大小小的醬缸蛆,魯迅眼里的中國人是脊梁,是可療救的,但在柏楊眼里是醬缸,是無救的。他贈送柏楊一句:說中國人丑陋,用以指一部分則可,或者說中國人有丑陋的弱點即可,倘若用以全體,就是以偏概全,那簡直是污蔑。我想這就是柏楊招到那么多人非議的原因吧。

  如果要問,如何才能糾正和醫治我們的有錯之病?我想我不能回答。任何一個中國人都不能得到一個確定的答案,但是我們可以而且應該有一種認錯的說態度。只有具備一種誠實的態度,才能有資格談解決之道。最后,我想用網上網友的兩句話來結束我的文章,以表達我此刻的感受。“不敢承認自己缺點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世界上有很多民族都能正視自己的缺陷,為什么我們不能?被人家罵了幾句就跳起來,那是心胸狹窄狹隘的愛國主義,那些人不懂得真正的愛國,當然,中華民族有許多的優點,但看清自己的缺點比優點更重要,柏楊先生說的沒錯,許多中國人就是沒有勇氣認錯,有的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錯,但也不是柏楊的論調我都贊成?!边@是網上評論最熱回帖最高的一個評論,我很贊同這位廣西貴港這位網友的看法。此誠可鑒!

總結

  余寫完這篇文章,不禁要大發感慨了,可是想到這么復雜的問題,也非一人能解決的,也就稍作平息了。有人說中國人很美,有人說中國人丑得很,我想大家都站在各自的立場說自己的話,試想,誰愿意在別人面前揭自己的短,誰又愿意說自己丑呢?但是世界沒有絕對的丑和美,它們是相對的。我們姑且不論中國人丑與美,單就談丑、說丑這一點,恐怕在座的大家一聽便要躲之而后快了。我想,柏楊指出的這些缺點事實上是否存在,我們不要急于去論辯。我們先反思下,得到充分的證據后,才去判斷,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如果真有,你還辨什么,事實勝過雄辯。從柏楊先生身上我學到了一樣寶貴的東西:勇氣,認錯的勇氣,說丑的勇氣。這就是我讀這篇文章,解讀中國人得到的一個最大收獲。我們中國人從不缺乏解決的能力和手段,我們很優秀,但并不是每時每刻都很優秀,我們有錯則改,無則嘉勉。這是一種對生活、對人生的積極負責的態度。“愚見不足析,拙文且共賞”。望老師和學者不吝賜教!

【參考文獻】

【1】柏楊.丑陋的中國人[M].廣州:花城出版社,1986

【2】梁超然.魯迅、柏楊異同論—評丑陋的中國人[J].商討與爭鳴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川县| 永福县| 金门县| 宣化县| 昌乐县| 根河市| 河东区| 彭山县| 栾川县| 吐鲁番市| 东山县| 保康县| 犍为县| 宕昌县| 龙门县| 清水县| 玉树县| 白城市| 星座| 宜章县| 博客| 上林县| 塔河县| 阿拉善盟| 鹤岗市| 福鼎市| 民乐县| 周宁县| 鹤庆县| 界首市| 荣成市| 留坝县| 泽州县| 临城县| 洛扎县| 大埔区| 明溪县| 茶陵县| 湘阴县| 辛集市| 元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