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十訣
在中國古代,學習圍棋者首先要熟知“圍棋十訣”:
不得貪勝 入界宜緩
攻彼顧我 棄子爭先
舍小就大 逢危須棄
慎勿輕速 動須相應
彼強自保 勢孤取和
“圍棋十訣”的作者不詳,有唐代王積薪、宋代劉仲甫等多種說法,最早記載于南宋陳元靚《事林廣記》中,對后世中外圍棋界有著深遠的影響。
在中國傳統文化里,不僅僅把圍棋看作是一項娛樂活動,而是把它看作是承載為人處世道理的工具。“不得貪勝”,圍棋十訣開篇明義,目標是勝利,但要勝之有道,不能為了勝利而勝利,體現了“忘戰必危,好戰必亡”的古訓。其后的九則,則從“勝之有道”的角度,教育弈棋者如何面對困難的局面,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傳統儒家文化對于圍棋的影響。
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在現代圍棋“取勝第一”的宗旨下,以韓國棋手為代表的年輕一代創立了一種全新的棋風,有人總結為“圍棋新十訣”:
堅決要勝 入界宜深
攻彼忘我 棄子另殺
大小都要 逢危就戰
爽在輕速 棋都不應
彼強硬搞 勢孤玉碎
“新十訣”的核心是“堅決要勝”,為此可以不擇手段,把圍棋徹底地當作一項競技體育,使之喪失了原有的文化底蘊,所以現代圍棋又被稱為“暴力圍棋”。
來源:國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