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英德
生年:1954年10月10日
籍貫:福建晉江人
職務: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專長: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代戲曲、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化、中西文化比較
郭英德,1954年10月10日出生,福建晉江人。1978年9月考入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1982年7月畢業,獲學士學位;同年考取北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師從聶石樵教授,1985年7月畢業,獲碩士學位,學位論文《元雜劇與元代社會等級結構》;1986年9月開始攻讀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研究生,師從啟功教授、鄧魁英教授,1988年12月畢業,獲博士學位,博士論文《明清文人傳奇綜錄及研究》?,F為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兼任國家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教學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文學遺產》雜志編委、中國明代文學學會副會長等。曾任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東亞系高級訪問學者、意大利那不勒斯東方大學亞洲系訪問教授、日本京都外國語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高級訪問學者等。
1996年被評為北京市“培養跨世紀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入選者,2000年被評為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跨世紀優秀人才。曾獲首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北京市教學名師獎、寶鋼優秀教師獎等。
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代戲曲、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化、中西文化比較等領域的研究。已出版學術專著、合著2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主持與參與國家與省級科研項目10余項。代表作有《明清文人傳奇研究》(1992)、《癡情與幻夢——明清文學隨想錄》(1992年)、《優孟衣冠與酒神祭祀——中西戲劇文化比較研究》(1994年)、《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史》(合著,1995年)、《中國古代文人集團與文學風貌》(1998年)、《明清傳奇史》(1999年)、《建構與反思——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思辨錄》(2006年)等。一生以學術為生命。探索“問題—-文獻—-歷史—-理論”四位一體、依次遞進的研究范式。堅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術理念。
著作要覽
- 《癡情與幻夢——明清文學隨想錄》(北京:三聯書店,1992;臺北:錦繡出版公司,1992)選取時代精神、文學觀念、時代主題、人格范型、藝術思維等專題,探討了明清文學與文化的深層聯系。意大利學者PaoloSantangelo在國際書評雜志EASTandWEST第44卷第2-4期發表的書評中說:該書“論述了從14世紀到19世紀以文學為中心的復雜而多層面的知識分子的世界,并勾勒出對中國知識分子的成長起了巨大作用的連續不斷的文化趨向和影響”,是“一部闡明了一些人們少有所知的關于中國文學與歷史方面問題的著作。”
- 《優孟衣冠與酒神祭祀——中西戲劇文化比較研究》(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從戲劇起源與形成、戲劇觀念、戲劇文體、戲劇舞臺形象、戲劇文類等方面,對中西戲劇進行了比較研究,力圖探討中西戲劇文化的異同、交融與聚合。
-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史》(北京:中華書局,1995,第一作者)是郭英德主持的1990年國家青年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的最終成果。該書以先秦至清末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歷史作為研究對象,縱向考察了古典文學研究的歷史發展過程,描述了古典文學研究在不同發展階段上的不同特色,勾勒了古典文學研究總體的發展規律。該書是中國古典文學學科第一部綜合性的研究史,在中國文學學術史研究中做了開創性的工作,是一部具有開拓性、富于理論色彩的學術史著作,1999年榮獲首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 《明清傳奇綜錄》(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對明清兩代320多位傳奇戲曲作家的生平事跡作了或詳或略的考證,對近750部傳奇戲曲作品的版本、情節、本事、評論作了力所能及的敘錄,在戲曲資料的搜集、考證和編纂方面填補了中國戲曲史研究的空白。《文學遺產》1998年第6期書評指出,該書“對明清傳奇的現存劇目作了系統而全面的清理”,“搜羅宏備,考辨精詳”。
- 《中國古代文人集團與文學風貌》(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將中國古代文人集團分為侍從文人集團、學術派別、政治朋黨、文人結社和文學流派等幾種類型,從文化學角度考察各種類型的文人集團與文學風貌的關系,從文人集團的構成方式和文化功能的角度審視中國古代文學,深刻認識中國古代文學的依附性、集團性和規范性等特征,并全面闡釋中國古代文人集團的文化地位與文化意義。
- 《明清傳奇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將從明中葉至晚清傳奇戲曲的歷史演進劃分為五個時期,即生長期、勃興期、發展期、余勢期和蛻變期,對各個時期劇壇風氣、傳奇戲曲文體的嬗變、傳奇戲曲創作流派的構成、傳奇戲曲作家創作的趨向、傳奇戲曲作品主題的變遷、傳奇戲曲藝術的特征等,進行了細致的描述和深入的分析。
科研項目
- 參加《中國古代文人活動與文學風貌》,1988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本人撰成專著《中國古代文人集團與文學風貌》,獲得1997年上半年北京市社會科學理論著作出版基金資助,已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
- 主持《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史》,1990年國家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青年項目。1萬元。該項目已于1993年完成,撰成專著約60萬字,其中本人撰寫約18萬字,專著已于1995年10月由中華書局出版。
- 參加《中國古代文學形象的歷史文化研究》,“八五”國家社會科學規劃基金一般項目。該項目已于1998年完成,撰成專著約25萬字,本人撰寫約10萬字。該書獲得1998年下半年北京市社會科學理論著作出版基金資助,將于1999年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 主持《清初明遺民愛國思想研究》,1996年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百人工程”項目。0.8萬元。(1996.51999.12
- 主持《中國古籍總目提要·總集卷》,1996年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橫向項目。0.5萬元。(1996.2000.12)
- 主持《中國古代文體資料箋釋》,1998年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直接資助項目。1.5萬元。項目批準號:9823。(1998.72000.12)
- 主持《古詩詞誦讀精華》,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橫向項目。2.1萬元。(1999.21999.9)
- 專著《元雜劇與元代社會》,獲得1994年北京市社會科學理論著作出版基金資助,已于1996年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獲獎情況?
1994年,《明清文人傳奇研究》獲北京師范大學第二屆勵耘獎學助學基金優秀學術著作三等獎。
1995年,《敘事性:古代小說與戲曲的雙向滲透》獲廣東中華文化王季思學術基金《文學遺產》優秀論文提名獎。
1996年,《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史》獲第十屆中國圖書獎;
1997年,《向后倒退的革新——論明末清初的求實文學觀念》獲《湖北大學學報》1997年優秀論文二等獎。
1998年,《敘事性:古代小說與戲曲的雙向滲透》獲首屆北京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一等獎。
1999年,《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史》獲首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三等獎。
2000年,《明清傳奇史》獲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2006年,《明清傳奇戲曲文體研究》獲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藝術學二等獎。
2008年,《中國古代文體學論稿》獲北京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文章分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