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居天津后的曹錕:沒有半點官架子
曹錕出生于天津大沽口,字仲珊,是中華民國初年直系軍閥的首領,1923年靠賄選而被選舉為第五任中華民國大總統。1924年,因所部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被囚禁。1926年獲釋,旋即去河南投靠吳佩孚。1927年2月,在國民革命軍北伐即將抵達河南時,曹錕逃往天津。
下野后的曹錕寓居天津,非常平民化,生活里再無半點架子。他對街坊鄰居非常友善,夏日里,他常常穿著簡單的便裝,在門口和鄰居們拉家常,沒有半點官架子。
因為年幼時候的貧困經歷,導致曹錕當權后大肆搜刮財富。在任第三師師長和直隸督軍期間,曹錕曾積蓄了一些財產,大部分都交給四弟曹銳經管。曹銳把曹錕交給他經管的錢和自己的一半現金,都存入外商銀行。為了保密,他沒有使用曹錕、曹銳兩個真名,也不用曹家公開使用的“德善堂”和“五聚堂”等堂名,而是用了一些假造的堂名。后來曹銳自殺,外商銀行拒不承認他們擁有這筆存款。曹錕那筆數百萬元的巨款,白白便宜了銀行。
曹錕成了一介平民,主要生活內容是書畫、打拳、會友和聊天。曹錕在飲食方面很隨意,但他每頓飯都要喝上一點白酒,主要是喝天津產的直沽白酒,偶爾也買上一兩瓶洋酒。曹錕晚年信佛,他經常到大悲禪院燒香念經。他請人畫了一幅表現孔孟等圣人功績的“圣跡圖”。每晚曹錕都要在“圣跡圖”前朝拜。晚年的曹錕特別愛聽河北梆子,有時來了興致,自己也哼上幾段。
曹錕平時的主要精力都放在練書法和畫畫上。他每天早上先到院中練武術,然后回到屋里練氣功。吃過早飯,他便開始練字和畫畫,有時一進畫室就是好幾個小時,真正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曹錕最愛畫國畫,尤其擅畫梅花。
他平時還喜歡寫書法,最得意的是一筆寫成一個虎字。每逢親朋好友向他索字時,他就一筆寫成一個虎字,身旁的人見狀都嘖嘖稱贊,虎字寫得蒼勁有力。曹錕寫完字,還要精心地先在條幅的右上角蓋上圖章,然后署名為“樂壽老人”或“渤叟”。
“九一八”事變后,為建立偽政權,日軍開始搜羅漢奸及社會上有聲望的人物。日本特務頭子土肥原賢二親自策劃了對曹錕的誘降工作,并先后派幾個日本人去曹宅探訪,邀請其出山,但均遭到嚴詞拒絕。
曹錕晚年堅決拒絕與侵略者“合作”,與四夫人劉鳳瑋有直接關系。劉鳳瑋是天津郊區人,家世貧寒,從小學戲,專攻老生,曾轟動京津。曹錕幾次派人說媒,明媒正娶劉鳳瑋做他的四夫人。劉鳳瑋心地善良,具有很強的民族自尊心。一次,幾個日本人身著便裝,探訪曹宅欲邀請曹錕出山。曹錕本想見面,看看他們到底要做什么,但劉鳳瑋攔住他,并沖著門外高聲叫罵。日本人走后,劉鳳瑋對曹錕說:“就是每天喝粥,也不要出去給日本人做事。”曹錕聽了連連點頭。
后來,偽河北省省長高凌蔚來訪。曹錕當時正躺在炕上抽大煙,高凌蔚還沒有說話,曹錕便勃然大怒,把煙槍往地上一摔,大聲吼道:“你給我滾出去!當了漢奸還敢登我曹家的門!”高凌蔚嚇得渾身哆嗦,被幾個侍從架了出去,從此再也不敢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