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聞一多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大學召開
今年是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學者、民主斗士聞一多先生殉難70周年。由武漢大學文學院、聞一多基金會、中國聞一多研究會、《文學評論》編輯部、中國現代史學會聯合主辦,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湖北大學文學院、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西南大學新詩研究所和江漢大學人文學院協辦,“2016聞一多國際學術研討會”于10月22至23日在武漢大學順利召開。來自中國社科院、國內各高校、研究機構和日本等國的70余名學者參會,提交論文50余篇。?
??
開幕式上,武漢大學人文社科院副院長夏堃義,《文學評論》副主編、國際美學學會主席高建平,聞一多基金會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宋靖,中共中央黨校教務部主任、中國現代史學會會長柳建輝,日本二松學舍大學教授牧角悅子,武漢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方長安先后致辭。在回顧先生與武漢大學的深厚淵源,祝賀研討會順利舉辦的同時,也強調今天我們緬懷聞一多,研究他,主要是繼承他的精神遺產,包括他的愛國主義,他對國家民族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堅持正義、追求自由和民主的精神,他學術研究中的刻苦鉆研、孜孜不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
在隨后一天半的分組討論中,專家們圍繞聞一多研究的現狀、取得成績和存在的問題展開了多層次的深入交流,并提出不少創見。首先,通過對史料的發掘、考辯和整理,學者們將聞一多研究重新納入“歷史化”的考察視野,不僅在論述中力求還原歷史現場的細節,也用新發現的材料糾正了目前學界對聞一多詩歌內涵的誤讀。其次,研究者不再局限于單純的文學理論,而廣泛采用社會學、文化學、政治學甚至心理學理論,重新激活聞一多的新詩創作研究,使論述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實證化、數據化特征,令人耳目一新。再次,新世紀以來,對聞一多學術研究的關注日益增長。本次研討會上,專家的交流內容也涉及了古代文學、古典文獻、神話學、國學、近代史學等多個領域。而在清理其學術經歷和研究成果,驚嘆于先生思想的前沿性和創新性的同時,如何從中獲取有益的思想資源、重新闡釋其價值內涵,進而為當下研究的深化和拓展服務,則尤其受到學人的關注。最后,從道德品格、精英意識、宗教觀念、中西文化交往等多個角度,探究聞一多思想人格的復雜性和多面性,盡可能還原了一個立體的聞一多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參會專家不僅在學術層面上關注先生的精神內涵,更在現實的社會實踐語境中思考其當下意義,從一個側面證明了聞一多研究在今天仍具有重要價值。?
??
23日下午,中國聞一多研究會會長、武漢大學教授陳國恩主持了大會的閉幕式,并從文學探討與史學研究相結合的模式轉換、古今中外合理打通的方向拓新、舊問題的新闡述和多視角交叉帶來的研究領域擴展四個方面,總結了此次學術會議的主要創新點。最后,武漢大學孫黨伯教授致閉幕詞,再次強調了聞一多先生鮮明的人格魅力,令人敬佩的學術修養,以身殉志的精神氣節,對今天每一個中國知識分子的榜樣意義。至此研討會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