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枝兒》——語笑天然,活色生香
《掛枝兒》是馮夢龍編纂整理的一部民間時調歌曲專集,也是他最早輯行的一部作品,歌后常有馮的精短評語。共四卷,分別為《私部》、《歡部》、《想部》、《別部》。
“掛枝兒”是一種區域性流行的民間時調歌曲,興起于明萬歷年間(1573~1620),到天啟、崇禎時代(1621~1644)已風行一時,降及清初,還是馀勢猶盛。沈德符在《萬歷野獲編》之“時尚小令”里說:“有‘打棗竿’、‘掛枝兒’二曲,其腔約略相似,則不問南北,不問男女,不問老幼良賤,人人習之,亦人人喜聽之,以至刊布成帙,舉世傳頌,沁人心腑。其譜不知從何來,真可駭嘆!”在《掛枝兒》中,大多描寫男女情愛,格調清新質樸,語言大膽潑辣,反映了民間的愛情生活和醉人的市民風情,充滿火一般的真情和濃厚的俚俗氣息,表現了民眾掙脫封建枷鎖,追求愛情自由和個性解放的精神,馮夢龍評價其“最淺、最俚、亦最真”,是“天地間自然之文”。
今有《傳世藏書》點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