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歷代著名家教選介(十):左宗棠家書

左宗棠家書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字季高,一字樸存,號湘上農人,署名今亮,謚文襄,湖南湘陰人(今湖南湘陰縣界頭鋪鎮),一生親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率軍平定同治陜甘回變和收復新疆等重要中國歷史事件。后竟因此成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后破格敕賜進士,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與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并稱“晚清四大名臣”。

  左宗棠自幼聰穎,四歲時,隨祖父在家中梧塘書塾讀書,六歲開始攻讀“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九歲開始學作八股文。道光六年(1826),參加湘陰縣試,名列第一。次年應長沙府試,取中第二名。道光九年,閱讀顧社禹的《讀史方輿紀要》、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和齊南的《水道提綱》,奠定了堅實的經世濟用的知識基礎。道光十二年,左宗棠以監生身份參加湖南鄉試,中第18名。他的二兄左宗旨高中第一名,即解元。傳為佳話。之后六年,三次赴京會試,屢試不中,于是他放棄科舉,“絕意仕進”, 轉而留意農事,遍讀群書,鉆研地理輿地、兵法。時清朝政治腐敗,經濟凋敝。他目睹時艱,在其居室為聯自勵云:“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其間在曾有知遇之恩已故的兩江總督陶澍家當塾師八年,教授其七歲幼子陶桄,直至其長大成人,并將長女長女左孝瑜嫁于陶桄為妻。道光二十九年(1849)在長沙朱文公祠開館授徒,時年三十八歲。女婿陶桄跟隨來到長沙,仍然隨他學習。其間陶澍的女婿也是左宗棠的密友知音、晚清名臣胡林翼數次寫信向湖南巡撫張亮基推薦左宗棠。咸豐二年(1852),太平天國大軍圍攻長沙,危急之際,隱居讀書的左宗棠經不住郭嵩燾等人的勸勉,應湖南巡撫張亮基之聘出山,左宗棠“晝夜調軍食,治文書”、“區畫守具”,全盤策劃,使得太平軍圍攻3月而不下,只得無奈撤圍。咸豐三年,清廷將張亮基調任代理湖廣總督。左宗棠因防守湖南有功,得旨以知縣用,并加同知銜。左宗棠隨張亮基離開長沙,赴武昌湖廣總督衙門,仍作張亮基幕僚,助張籌劃軍事和吏治。同年張亮基奉調補山東巡撫,吳文镕接任湖廣總督,左宗棠辭歸湖南。咸豐四年3月,太平軍馳騁湘北,長沙四面楚歌,全省烽煙四起,局勢危急。左宗棠又應湖南巡撫駱秉章之邀,再入湖南巡撫幕府。此時左宗棠焦思竭慮,日夜策劃,輔佐駱秉章“內清四境”、“外援五省”,革除弊政,開源節流,穩定貨幣,籌措軍購。駱秉章用人不疑,言聽計從,“所行文書畫諾,概不檢校。”湖南政局終得轉危為安。翰林院侍讀學士潘祖蔭在給咸豐帝的奏折中所稱“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之語,正由此而來。咸豐六年,左宗棠因接濟曾國藩部軍餉以奪取被太平軍所占武昌之功,被任命為兵部郎中,并賞戴花翎。咸豐八年駱秉章奏保左宗棠,說他運籌有功。詔賞加四品卿銜。從咸豐四年直到咸豐十年,六年之間,左宗棠一直專心于湖南軍事。但左宗棠由于長期大權在握,在指揮軍事的同時,革除弊政,開源節流,穩定貨幣,籌措軍購,因而招致多人忌恨。咸豐十年推薦劉蓉取代他做幕僚,請求發給公文,赴京參加會試。1860年,太平軍攻破江南大營后,隨同欽差大臣、兩江總督曾國藩襄辦軍務。1861年太平軍攻克杭州后,由曾國藩疏薦任浙江巡撫,督辦軍務。同治元年(1862),補授浙江巡撫。率楚軍與法國軍人組成中法混合軍,稱“常捷軍”,并擴充中英混合軍,與太平軍李世賢大軍鏖戰,先后攻陷金華、紹興、衢州等地,同治二年(1863)因功升閩浙總督。因時為浙江巡撫的曾國荃正在攻打天京,不能到任,由左宗棠兼代理浙江巡撫同治三年3月攻陷杭州,控制浙江全境。論功,封一等恪靖伯。旋奉命率軍入江西、福建追擊太平軍李世賢、汪海洋部,同治四年左宗棠率軍擊退太平軍汪海洋部,福建戰事平息;同治五年(1866)2月殲滅李世賢部于廣東嘉應州(今梅縣)。黃沙障戰役結束,江南太平軍余部敗滅。左宗棠回到福州以后,左夫人周詒端率家人來到福州。左宗棠自從咸豐九年(1859)離家以后第一次與家人團聚。同治六年1867年,奉命為陜甘總督欽差大臣,督辦陜甘軍務,率軍入陜西鎮壓了陜甘回民暴動。因戰功賞加一騎都尉世職,協辦大學士。光緒元年乙亥(1875)清廷命陜甘總督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擁有籌兵、籌餉和指揮全權,使擊沙俄阿古柏。第二年,時年六十五歲的左宗棠“老懷益壯。壯士長歌,不復以出塞為苦也”從甘肅酒泉帶著棺材進軍哈密,表示要與沙俄決一死戰。在隨后的征戰中節節追擊,迫使阿古柏在絕望中服毒自殺。歷時15年新疆戰亂遂告平復,左宗棠因功封為二等侯。慈禧太后甚至發布上諭:“三十年不準參奏左宗棠”。

  左宗棠隨即上疏建議新疆改設行省,以圖長治久安。光緒六年(1880)左宗棠應詔至北京任軍機大臣兼在總理衙門行走,管理兵部事務。當年秋,清廷授左宗棠兩江總督兼充辦理南洋通商事務大臣。光緒十年,七十三歲左宗棠因目疾增劇,疏請回籍調理。第二年9月5日,左宗棠病逝于福州。清廷賜治喪銀三千兩,賞太子太傅銜,謚“文襄”。 其奏稿、文牘等輯為《左文襄公全集》。

  左宗棠的墓地,在湖南省長沙縣跳馬鄉楊梅河白竹塘。左墓在1975“農業學大寨”中被毀。當時村里要修橋,有人說左墓有很好的石料,就挖開了墓。據當地農民回憶,左宗棠當時“看起來與活著時一樣”,大概1.6米高,辮子有尺把長,一見風,皮膚就慢慢變黑,后來腐爛了。他墓里面“沒什么東西”。當地農民在山上另挖了個坑,把左宗棠的尸骨藏起來。后來重修,才把遺骨葬到原地。左宗棠的祠堂“左文襄公祠”,上世紀50年代被改成工人文化宮。

20150711_028

湖南長沙縣左宗棠墓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潼南县| 遵义市| 湾仔区| 武邑县| 巴青县| 宜兰市| 泽州县| 富锦市| 靖边县| 石门县| 通道| 泾阳县| 徐州市| 垦利县| 织金县| 乐昌市| 临沧市| 二手房| 吉林省| 西贡区| 东乡族自治县| 宽甸| 武定县| 浦江县| 华宁县| 临夏市| 汕尾市| 宜兴市| 田阳县| 通化市| 新田县| 丽水市| 竹溪县| 铜川市| 裕民县| 论坛| 汾西县| 安新县| 额敏县| 锦屏县|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