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歷代著名家教選介(八):李鴻章家書

諭玉侄(論古今中外五倫之異同)

  朔日(1)來稟,謂古今五倫(2)之不同,尚屬合理。其中尚有一二未明晰者,乘友人回鄉之便,為侄解剖。

  吾國自古相傳之倫理,曰君臣,曰父子,曰夫婦,曰兄弟,曰朋友。此五者之綱紀(3),在家族封建時代似可通行,然亦不甚適當,故三代盛時孔子亦只謂之小康(4)。洎(5)乎封建既破為郡縣(6),此五者之倫理更覺其不當。況乎大地交通,國家種族競爭之愈烈(7),故吾之古之倫理愈不適用于世用,而吾國人猶泥之(8),此地方所以不發達,邦國之所以受人侮也。

  夫吾國之所謂五倫,非有謬也,但不周備耳(9)。今世界學者公定之倫理,大概為對于己、對于家庭,對于社會,對于邦國,對于世界,亦五大綱,而以個人與邦國之關系為最重。一國民法由此定(10),修身道德即以此為標準,此實吾國向者之倫理所不及也。吾國家族倫理,父子間但重孝養,故諺有養兒防老之說。西洋各國,人重自立,養老自有儲蓄,而對子教育則有不可不盡之義務。故其人皆有學識,少家累,故能盡力于邦國(11)。非不必養親也,蓋托生之社會國家,較一親之為重也(12),且人能自養無需待養于子孫也。世界各國,成年二十至二十五歲,各國不同,男子莫不有納稅當兵之義務。既成婚,則自為一家之戶主,籍有專職(13)。凡生死、婚姻、遷居莫不確注于冊,無漏無隱(14)。吾國則以五代同堂為美事,有祖父子孫曾。即年長成材,亦不得為戶主,與地方、國家毫無關系。是徒然增家累減國力,烏能適宜于此競爭世界乎?(15)

  總之,一國之法度,當隨時勢為變遷,而道德即緣之為輕重(16)。今后一國之民族,乃趨乎適者。凡此種種,非片楮(17)可盡,所愿吾侄注意及之。
 
  【注釋】

  (1)朔日:農歷每月初一。

  (2)五倫:古人處理人與人之間倫理關系的道理和行為準則。所謂“五倫”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種人倫關系。行為準則分別是忠、孝、悌、別、信。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3)綱紀:指治理、整頓的大綱要領。語出《荀子·勸學》:“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

  (4)故三代盛時孔子亦只謂之小康:以至于對夏商周那樣的的盛世,孔子說只能算是小康社會。三代:夏商周。

  (5)洎(jì):到了。

  (6)封建既破為郡縣:封建制被郡縣制所代替。夏商周三代實行分封制,將王的兄弟等親屬和兒子、大臣分封為諸侯國,拱衛中央政權,叫分封制或封建制。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后,改分封制為郡縣制,將天下分為三十六郡,郡下設縣,由中央選派郡守和縣令來管理。

  (7)況乎大地交通,國家種族競爭之愈烈:指進入近代社會后,隨著火車輪船等交通工具的發明,交通越來越快捷便利,國家和不同民族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8)故吾之古之倫理愈不適用于世用,而吾國人猶泥之:所以我國古代的五倫之說越來越不適用于當今世界。但我國民眾還拘泥于古之五倫之說,不知道變化。泥:拘泥,固執成見而不知變通。

  (9)夫吾國之所謂五倫,非有謬也,但不周備耳:我國的五倫之說,不是有什么不對之處,但是不夠完備。

  (10)一國民法由此定:國家的法律依據這個道理來制定。民法:本指調整平等主體(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這里泛指國家法律。

  (11)邦國::國家。邦:中國古代最早的國家形式為小國寡民式的邦國。

  (12)非不必養親也,蓋托生之社會國家,較一親之為重也:不是說他不需要侍候雙親,而對一個國家和社會的公民來說,為國家和社會服務,比侍候雙親更為重要。

  (13)籍有專職:有專職人員管理戶籍。

  (14)無漏無隱:戶籍上記載的清清楚楚,沒有隱瞞和疏漏。

  (15)烏能適宜于此競爭世界乎?怎能適應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今世界?烏能:怎么能夠。

  (16)道德即緣之為輕重:倫理道德也要隨之發生變化。

  (17)片楮:片言只語。楮(chǔ):落葉喬木,葉似桑,樹皮是造紙原料,古時亦作紙的代稱。
 
  【簡析】

  這封給侄子的家信集中反映了李鴻章對中國傳統道德和家庭關系的看法,這也是他推行改革和洋務運動的思想基礎。其中一些觀點,不但在當時是相當激進,就在今天也具有不可磨滅的思想光輝,具有指導或借鑒意義。由于是封給親侄兒的家信,可以沒有顧慮、不怕世議,可以放開來說,因此,對于研究李鴻章的改革思想或認識他的為人,都是相當重要的。

  全文皆是在對比中進行:

  中國古代與當代:在家族封建時代似可通行,然亦不甚適當,故三代盛時孔子亦只謂之小康。洎乎封建既破為郡縣,此五者之倫理更覺其不當。況乎大地交通,國家種族競爭之愈烈,故吾之古之倫理愈不適用于世用。

  比較的結果是:故吾之古之倫理愈不適用于世用,而吾國人猶泥之(8),此地方所以不發達,邦國之所以受人侮也。

  中國五倫與世界五倫:吾國自古相傳之倫理,曰君臣,曰父子,曰夫婦,曰兄弟,曰朋友;世界五倫:對于己、對于家庭,對于社會,對于邦國,對于世界,亦五大綱,而以個人與邦國之關系為最重。

  比較的結果是:(西方五倫)一國民法由此定,修身道德即以此為標準,此實吾國向者之倫理所不及也。

  中國家庭觀與西方家庭觀:吾國家族倫理,父子間但重孝養,故諺有養兒防老之說;西洋各國,以個人與邦國之關系為最重人重自立,養老自有儲蓄,而對子教育則有不可不盡之義務。故其人皆有學識,少家累,故能盡力于邦國。非不必養親也,蓋托生之社會國家,較一親之為重也,且人能自養無需待養于子孫也。

  世界各國男子莫不有納稅當兵之義務。既成婚,則自為一家之戶主,籍有專職;吾國則以五代同堂為美事,有祖父子孫曾。即年長成材,亦不得為戶主,與地方、國家毫無關系。

  比較的結果是:中國的五倫是徒然增家累減國力,烏能適宜于此競爭世界乎?

  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比較,李鴻章的結論是:總之,一國之法度,當隨時勢為變遷,而道德即緣之為輕重。今后一國之民族,乃趨乎適者。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看來一百多年前的李鴻章已膺服于心。比較一下,我們今天有的小學還讓學生穿古裝他,行跪拜禮;有的大學新生入學還學古代“入泮”之禮,一味“泥古”,讀一讀李鴻章這段話:“況乎大地交通,國家種族競爭之愈烈,故吾之古之倫理愈不適用于世用,而吾國人猶泥之,此地方所以不發達,邦國之所以受人侮也。”也許能有所警醒。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阳县| 阿巴嘎旗| 灵石县| 宁化县| 沁源县| 乐平市| 应城市| 普定县| 融水| 汉川市| 阿克陶县| 长海县| 双城市| 八宿县| 无锡市| 界首市| 蒙城县| 延边| 将乐县| 神池县| 甘谷县| 阳泉市| 凤庆县| 常德市| 财经| 丹寨县| 芦山县| 石柱| 枞阳县| 西藏| 吴忠市| 克什克腾旗| 自贡市| 安多县| 乡城县| 梅州市| 鱼台县| 丰都县| 陕西省| 老河口市| 苍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