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傲氣若不屈?
三國時期,有一位名叫鄧艾的少年,父親早逝,母子倆相依為命。為了生存,鄧艾不得不為大戶人家放牛。不過,鄧艾雖然貧窮,卻喜愛讀書識字。沒有錢上學,母親便親自教他。
鄧艾學習很刻苦,常常是一手拿著牛鞭,一手拿著書本。牛放到哪座山,書就帶到哪座山。眾伙伴都笑他,欺負他。在這種高壓環境下,鄧艾養成了口吃的壞毛病。不過,鄧艾雖然口吃,但是他的身上有一種傲骨。
他從來不小看自己。因為,他堅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成功。面對伙伴的嘲笑,鄧艾結結巴巴地說:“我……我……我以后當……當了大將軍,看……看……看你們誰還敢欺負我?”眾伙伴一聽,便大笑說:“放牛娃要當大將軍?別把牛吹死了?!?/p>
鄧艾不氣餒,堅持走自己的路。雖然貧窮,但是祖父和父親留下了不少兵書。鄧艾把這些書讀熟后,便開始研讀兵法。在牛吃草的時候,他就用石塊在地上畫布兵圖。在哪里扎營,在哪里設埋伏,都標注得清清楚楚。
伙伴們看到他越來越“神經”,都不愿意與他說話。然而,功夫是沒有白費的。他的才能得到了司馬懿的賞識,先后被任命為尚書郎、南安太守、方城侯等,最后,竟然當上了安西將軍。他的夢想終于變成了現實。
鄧艾當上了安西大將軍后,身上的傲骨卻變成了傲氣,誰也看不到眼里。特別是滅了蜀國,俘虜了皇帝劉禪和名將姜維后,鄧艾的眼睛便長到了腦門上。他對人吹噓說:“姜維當然是天下第一名將,只是遇到我,才走投無路,束手被擒?!?/p>
這話傳到他的同事鐘會的耳朵里,鐘會心里特別高興。因為,鐘會對他的戰功早就嫉妒死了,正四下里尋他的毛病呢。于是,鐘會上書司馬昭,說鄧艾要造反。
司馬昭本來就對手握重兵的鄧艾不放心,現在有了借口,就不分青紅皂白,命令把鄧艾抓起來,帶回許昌審問。可惜的是,鄧艾還沒有到達許昌,半路就被人殺死了。
人可以有傲骨,但是,不可以有傲氣。傲骨可以使人藐視困難,克服困難,成就一番大業;傲氣卻使人迷失方向,沾沾自喜,甚至丟掉身家性命。譬如,鄧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