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校國學類博士論文索引(1981—1990年)
1989年
論文題目 | 作者 | 籍貫 | 單位 | 指導教師 |
清代長篇諷刺小說研究 | 吳淳邦 | 韓國 | 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 | 葉慶炳教授 |
史記列傳義法研究 | 金苑 | 韓國 | 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 | 呂凱、李威熊教授 |
梁啟超與晚清文學運動 | 林明德 | 臺灣高雄縣 | 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 | 王夢鷗教授 |
左傳中巫術之研究 | 陳熾彬 | 臺灣臺北縣 | 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 | 李威熊教授 |
臺灣閩南語民間歌謠研究 | 臧汀生 | 山東煙臺 | 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 | 羅宗濤、曾永義教授 |
劉焯劉炫之經學 | 陳金木 | 臺灣臺北縣 | 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 | 呂凱教授 |
戴東原思想析論 | 劉錦賢 | 臺灣彰化 | 師范大學國文研究所 | 牟宗三教授 |
西周冊命金文所見官制研究 | 汪中文 | 湖南湘陰 | 師范大學國文研究所 | 周何教授 |
蘇東坡的政治生涯與文學的關系 | 陳英姬 | 韓國 | 師范大學國文研究所 | 汪中教授 |
劉勰文心雕龍與經學 | 蔡宗陽 | 臺灣嘉義 | 師范大學國文研究所 | 王更生教授 |
宋代論詩研究 | 周益忠 | 臺灣彰化 | 師范大學國文研究所 | 汪中教授 |
韓國詩話上之杜甫研傲視群雄 | 全英蘭 | 韓國 | 師范大學國文研究所 | 李鍌教授 |
從災異到玄學 | 謝大寧 | 江蘇阜寧 | 師范大學國文研究所 | 張亨、載璉璋教授 |
文選學新探索 | 游志誠 | 臺灣高雄 | 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 | 潘重規教授 |
呂本中研究 | 歐陽炯 | 江西彭澤 | 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 | 鄭騫教授 |
禮記的文學價值 | 蔡勝德 | 臺灣云林 | 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 | 羅宗濤教授 |
可洪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音系研究 | 許端容 | 臺灣云林 |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 | 陳新雄教授 |
北曲曲牌研究 | 李國俊 | 臺灣金門 |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 | 曾永義教授 |
話本小說果報觀研究 | 咸恩仙 | 韓國 |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 | 葉慶炳教授 |
胡五峰思想之研究 | 王俊彥 | 江蘇 |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 | 王邦雄教授 |
啖蔗研究 | 陳妙如 | 臺灣云林 |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 | 金榮華教授 |
葉適經世思想研究 | 曹在松 | 韓國 |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 | 王德毅教授 |
梁琥帝“皇帝菩薩”理念的形成及政策的推展 | 顏尚文 | 臺灣 | 師范大學歷史研究所 | 王家儉教授 |
談遷“國榷”的研究 ——明清之際在野知識份子歷史意識的一個考察 |
金澤中 | 韓國 | 師范大學歷史研究所 | 王家儉教授 |
明代文人結社運動研究——以復社為主 | 李京圭 | 韓國 |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 | 錢新祖教授 |
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 | 李紀祥 | 江蘇鹽城 |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 | 宋晞教授 |
宋子文與戰時外文 | 陳立文 | 浙江寧海 |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 | 孫同勛教授 |
元代棉花傳入高麗及其與朝鮮社會經濟之關系 | 尹源鎬 | 韓國 |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 | 宋晞教授 |
北宋市馬之研究 | 江天健 | 河南內鄉 |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 | 宋晞教授 |
高麗與宋遼金關系之研究 ——以探討外交與貿易關系為主 |
姜吉仲 | 韓國 |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 | 宋晞教授 |
先秦道家支派綜合研究 | 金東洙 | 韓國 |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 | 王邦維教授 |
易經之天人關系研究 | 金學權 | 韓國 |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 | 高懷民教授 |
柏格森生命哲學與易經生命哲學比較研究 | 孔令信 | 河南洛陽 |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 | 羅光教授 |
老子哲學中“道與人的關系”研究 | 李漢相 | 韓國 |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 | 沈清松教授 |
追尋意義之旅:“天路歷程”與“鏡花緣”的寓言探索 | 姜臺芬 | 湖北監利 | 臺灣大學外文研究所 | 朱炎教授 |
文體詮釋與接受——竇娥冤的悲劇讀法 | 黃浩瀚 | 廣東中山 | 臺灣大學外文研究所 | 林耀福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