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踏青
不知不覺,嚴冬離去。春,已經靜悄悄地回來了。
大約是在爆竹中人們舉杯歡送舊年的那一刻;(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或許是立春前后,伴隨著漫天春雪的翩翩起舞。(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春雪》)春天的第一位使者就是那枝頭寒雪怒放的寒梅。(問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春風如貴客,一道便繁華。
——袁枚《春風》
東風先吹響了春的號角。(暖日晴風初破凍。——李清照《蝶戀花》)霜寒消散,萬物萌動,似乎一切都從睡夢中醒來。昨天看著還光禿禿的,今天卻忽然綻出了嫩芽。(客心如萌芽,忽與春風動。——梅堯臣《送門人歐陽秀才游江西》)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春日里,哪能少了春柳的身影。最初那抹淡淡的春柳黃,是春初最美的妝容;(綠蔭未覆長堤水,金穗先迎苑上春。——杜牧《新柳》)春風中窈窕婀娜的身姿亦是文人騷客的最愛。(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劉方平《代春怨》)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李白《落日憶山中》
嫩黃色的迎春花在春風中羞答答地展開笑顏;桃花、杏花、梨花,各色春花你爭我搶,唯恐錯過了與春天的約會。(等閑識得春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偶爾,春雷隆隆,春雨隨著春風而至。(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唐李商隱《無題四首》)春雨夾著一絲寒意,細細密密的,宛如給天地萬物蒙上了一層細紗,潤物無聲。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東風起,冰霜消融,春水潺潺。回暖的水面倒映著岸邊的春色,仿佛被青草染綠了一般。(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樂府古辭《盂珠》)特別是一場春雨后,水量增多,水波蕩漾,噴珠濺玉,生機勃勃。(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李嘉祐《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叔》)
春風初來滿刀州,江水照人如潑油。
犢車芳草南陌頭,家家傾貲事遨游。
——陸游《初春出游》
東風拂面,春暖花開,正是外出踏青的好時節。“逢春不游樂,但恐是癡人。”(白居易《春游》)如此美好春光,怎忍辜負。何不帶上家人,或是相邀兩三好友,尋個周末,拋開雜事,去郊外看“二月湖水清”,賞“雜英滿芳甸”。
走,我們踏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