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童年時的作業本嗎?——微記憶系列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書寫往往只屬于一個時代。因為具體的書寫者、特定的書寫工具和載體,以及寫成品的保存傳播的方式幾乎都是不可選擇、不可復制的。所有的這一切,只能是老黑格爾所謂的The One。
正是因為生活在電子產品還不發達的紙張時代,所以,很多人曾經的童年記憶中都有所謂的“作業本”。
而曾經即便不再是戴著紅領巾的少年兒童,青春理想的書寫還以之為載體,因為那個年代物資供給能力太弱。
《簡明清史》就抄寫在這樣的——習字本上,請注意還是“低年級用”的!
看看里邊的內容吧——一個學術青年的認真和嚴謹,對文化知識如此渴求,Stay Hungry!
還記得曾經的方格本嗎?
這里書寫的是什么方格牢籠不住的詩情和浪漫:
泛黃的,是曾經的記憶,求知的激情也在其中:
對傳統智慧有精致的追索:
甚至是作業本的反面都鐫刻上了一個遙遠的宏大歷史敘事——東周列國志:
還記得讀書卡片嗎?
電報,是陌生,因為它屬于過去的一個時代;電報紙,更是陌生的,它是那樣纖薄,柔軟。
因為是按字數來收費,因此它還有統計字數用的數碼標記(有點兒微博的感覺)。曾經的年代,它是珍貴的,無妨拿過來,記下春秋第一個大國霸主——齊桓公。
讀書卡卡片整齊地碼放在一起,再打成一個小包裹,一筆一劃寫上書的名字——官場現行(形)記。
一言難盡的《紅樓夢》(石頭記)或許是最難忘的記憶……
曾經人們自豪地把鋼筆插在上衣兜里,把校徽別在胸前,背著黃挎包,做著絢麗高華的夢……
請讓我們向曾經的那個時代中的夢想者、踐行者致敬!
【敬請諸位同仁提供與傳統文化有關的“微記憶系列”方面的圖片和線索,發送至guoxuetimes@126.com;共襄盛舉,振興國學,你我一起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