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女兒節”
今天是三七女生節,是女生們的特殊節日。在這天,女生們可以大膽去做你們想做的事情,可以化妝、跳舞、逛街、聚會、享受美食,只要是能想到的事,就不要有猶豫。展現你們的風采,就從現在開始吧!
在古代,也有屬于女生的節日,不過不叫“女生節”,而是稱為“女兒節”。現在,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民間各個地區“女兒節”的快樂生活。
瑤族女兒節
每年的農歷四月初八是湖南江永縣一帶瑤族的女兒節。這天,未出嫁的姑娘一塊相約到風景優美的山林或溪水邊野餐。每人要帶幾種食品。分別有殼上畫有花邊圖案的熟雞蛋;雕有不同花樣的糍粑;用蜂蜜拌熟米粉熬制的糖果,并在糖果上用黑白芝麻鑲嵌上頭巾圖案(板栗、花生、熟肉等)。
姑娘們來到山野里,打鬧嬉戲。這種娛樂活動,一般是不允許小伙們參加的,但也有小伙前來偷看,若被發現,姑娘們在喊出他的名字后,就要受到“懲罰”了。比如撿柴火、尋野果、燒飯、摘山花。小伙子若是逃跑,便會受到恥笑,以后難以得到姑娘們的青睞了。
廣元女兒節
在四川的廣元一帶,民間為了紀念武則天誕生的日子,把每年的九月一日定為女兒節。武則天是我國唯一的女皇帝,在她執政期間,打擊貴族勢力,開辦殿試和武舉考試,破格選拔人才,重視農桑、薄賦徭,發展社會生產。
因此,每年在夏歷九月武則天誕生日這天,都會如期舉行慶祝活動。節日期間,無論老婦和少女都身穿盛裝,喜氣洋洋地唱歌跳舞,盡情玩耍。1952年因故中斷,而在1988年9月又重新恢復。
廣州女兒節
農歷的七月初七夜,俗稱“女兒節”,也叫“乞巧節”。在這天晚上,女兒們身著美麗的服飾,禮拜織女,儀式非常隆重。她們會陳列花果女紅,燃香點燭,向天遙拜,一直到深夜。同時,女兒們會讓自己的手藝各顯神通,做出各式各樣的圖案、花款、花燈等,任人參觀。
廣州市的女兒節,主要流行于富庶的西關南關城區。一到拜七夕的時間,無論是否相識,都可以去參觀。參加這些活動的大多是少女與少婦,老太婆是沒有份的。
在這天晚上,女兒們有乞巧、穿針引線、染指甲和汲七夕水的風俗。唐代詩人寫道:“向月穿針易,臨風整線難。不知誰得巧,明旦試看尋。”
“乞巧”是向織女乞求擁有一雙巧手的意思。七夕時穿針乞巧,也自然與織女有著密切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