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楚辭學》第6輯
主 編:周秉高 方銘
主 辦:中國屈原學會
周 期:半年刊
出 版 社:學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5年1月
編輯委員會
主 編:方 銘 周秉高
委 員:蔡靖泉 [韓國]安秉均 (中國臺灣)陳怡良 方 銘 [韓國]樸永煥 (中國澳門)鄧國光
何念龍 郭建勛 郭 傑 黃鳳顯 黃靈庚 李大明 林家驪 劉毓慶 呂培成 湯漳平 姚小鷗
[日本]石川三佐男 殷光熹 詹福瑞 張崇琛 張宏洪 趙敏俐 周秉高
學術委員會
主 任:禇斌杰
委 員:張正明 崔富章 毛 慶 趙逵夫 蔣南華 潘嘯龍 周建忠 李 誠 徐志嘯 方 銘
編 務:馮 莉 胡宏哲 張 鶴 唐景玨 唐 元 牟 穎 杜亞輝 董秋月 徐 輝 王孝強
本輯目錄
試論屈原悲劇的必然性……………………………………………………………………………………………杜道明
論屈原人格悲劇的歷史語境………………………………………………………………………………………曹 晉
屈原的價值觀及其必然的命運……………………………………………………………………………………張鳴華
論《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與屈原政治理想的意象追求………………………………………………………曹慶鴻
屈原涉江南行的“奇服”考辯……………………………………………………………………………………張國榮
屈原行歷考…………………………………………………………………………………………………………錢今凡
怎樣看待屈原賦與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關系……………………………………………………………………聶石樵
評楚辭研究中的“圖騰”說………………………………………………………………………………………潘嘯龍
屈原與端午…………………………………………………………………………………………………………蔡靖泉
《詩》《騷》龍鳳文化的意蘊發(fā)微………………………………………………………………………………李金坤
屈原與當代中國知識份子…………………………………………………………………………………………張 強
屈賦的情感特征及表現(xiàn)方式探析…………………………………………………………………………………王鳳霞
辭與賦的區(qū)分………………………………………………………………………………………………………費振剛
從漢代人對屈原的批評看漢代文學的自覺………………………………………………………………………詹福瑞
楚騷與漢代抒情賦…………………………………………………………………………………………………王洲明
從漢代楚辭體賦看楚辭的正統(tǒng)化…………………………………………………………………………………安小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