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禪宗祖庭文化網絡研討會
2000年10月20日—24日,在湖北黃梅四祖正覺禪寺舉辦為期五天的首屆禪宗祖庭文化網格研討會,參加研討會的著名學者和法師,歡聚一堂,暢敘已見。大會共提交了50多篇論文,在歷屆禪宗研討會中是較多的一次。
94歲高齡的四祖寺現任方丈本煥老和尚,以及中國佛協副主席凈慧法師出席了開幕式。
參加會議的教內人士有:妙峰、見忍、常海、宗性、圣凱、法通、法隨、釋惟琴、法忍、堅光等。
參加會議的著名學者有:方立天教授、黃心川教授、楊曾文教授、方廣昌教授、溫玉成教授、麻天祥教授、陳兵教授、呂有祥教授、宮哲兵教授等。
參加會議的青年學者有:黃夏年、周齊、華方田、徐蓀銘、魏琪、圣凱、宗性、常海、呂建福(西安)、呂建福(金陵刻經處)、劉澤亮、董群、楊富學、劉元春、徐文明、伍先林、張風雷、宣方、吳言生等。
此外,參加會議的還有趙崇輝、張化平、吳明山、高士濤、林斗山、劉樹生、夏德明、陳圣斌、張楚強、曾少良、趙金桃、胡斌、柳中文、石久生、何立松、孫德金、于光、何琴娣、方司蕾、何敏、譚潔、靳翠萍、伊雷娜、沈柏村、代立勇、黃超、田青青、曾輝、周華新、熊安余等先生、女士。
開幕式上,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張新鷹副所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與會期間,大家對道信禪法和禪宗思想、歷史展開了熱烈的交流與討論。此次會議,對四祖道信的研究有著積極的意義,對禪宗文化的研究也有著推動作用。
這次會議提交的論文,正在作進一步的整理,將于近期出版。
論文目錄
【禪宗哲學】
祖師禪與如來禪 中國人民大學佛教所 方立天
禪定與般若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華方田
超越宗教形態的禪宗 武漢大學宗教學系 宮哲兵
心性:禪宗言說的支點 武漢大學宗教學系博士生 田青青
禪悟心論 武漢大學宗教學系研究生 譚潔
中國佛教禪宗的特質 首教博物館 黃春和
【道信禪法】
道信及其“入道安心”禪法 中國社會科學世界宗教研究所 楊曾文
印順對道信的研究 武漢大學哲學系 麻天祥
道信及其禪法 武漢大學宗教學系 呂有祥
四祖禪述略 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陳兵
四祖道信禪師的佛學思想 釋常海 閩南佛學院講師
以“一行三昧”為中心的臺禪兩宗觀心論比較 北京大學宗教所 李四龍
四祖道信的禪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宋立道
道信禪法的精神特質 上海社會科學院宗教所 劉元春
道信:禪宗的創教者 武漢大學宗教學系 方永
從道信及其弟子善伏論初期禪宗禪凈兼修的特點 湖南省社會科學院 徐蓀銘
從敦煌文獻看道信禪法 敦煌研究院 楊富學、王書慶
道信大師的念佛觀:以《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為中心 達照
【道信地位】
略論道信大師對中國禪宗的貢獻 中國佛學院 宗性
道信在禪宗發展史上的重要貢獻 安徽潛山縣天柱山旅游協會 林斗山
淺談中國禪宗發源地爭論之見 黃梅縣宗教局 趙金桃
道信大師是中國禪宗的奠基人 黃梅縣政協 何立松、曹蔭棠
農禪一系及其對禪宗的意義 陜西省社科院宗教所 魏琪
從禪宗的兩次過渡看東山禪的地位 湖北大學生政學院 劉澤亮
“坐作并重”之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周齊
【相關考證】
黃梅四祖寺“毗盧塔”小識 洛陽市龍門石窟研究所 溫玉成
道宣與杜出《道信傳》互補記 洛陽市龍門石窟研究所 溫玉成、遠征
四祖道信大師生平的幾個問題 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 徐文明
道信禪師三題 金陵刻經處 呂建福
四祖道信江西行履述略 江西省地方志辦公室 何明棟
論道信固辭唐太宗四詔進京供養 黃梅縣政協 曹蔭棠
道信雙峰定居淺議 武漢大學宗教學系 方司蕾
【禪法傳承】
四祖道信的師承(從僧璨到弘忍)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韓廷杰
略論弘忍東山法門對道信的繼承和發展 武漢大學哲學系研究生 周華新
從四祖道信到五祖弘忍 黃梅縣委黨史辦 熊安余
【相關論文】
“東山法門”和唐初文人佛教 南開大學中文系 孫昌武
關于敦煌本《壇經》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方廣昌
惠能與中國文化 東南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 董群
唐代禪宗懺法新探 南京大學哲學系研究生 圣凱
天臺智者大師的止觀學說 中國人民大學佛教所 張風雷
《修行道地經》禪學思想研究 中國人民大學佛教所 宣方
21世紀禪宗二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所 黃夏年
禪宗北宗與密宗的關系 西北大學西北歷史研究所 呂建福
禪宗對生態倫理的獨特貢獻 武漢大學人文學院宗教學系博士生 黃超
觀本對六祖禪學的現代闡揚 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 何建明
禪宗在福建 福建廣播電視大學閩文化研究所 何綿山
茶與禪修 湖南省博物館研究部 沈柏村
武昌佛學院的重建 武漢大學宗教學系 宮哲兵
黃梅縣的宗教現狀與管理 武漢大學人文學院宗教學系 宮哲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