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禪》序:自己尋見那一片無字的天空
如果有人參禪、參公案、參話頭沒有個入手處的話,我勸他趕緊去找一本方杞先生的《人生禪》或《禪心人》來讀一讀,它將使你“如黑暗中破出一線天光”,疑云迷霧頓銷。
方杞先生是臺灣當代著名的散文作家,又是虔誠的佛教信徒。《人生禪》或《禪心人》是在乃師的“指點”下,用現(xiàn)代散文小說的筆法,把玄妙深奧的禪宗公案寫出來的一種嘗試。此書演繹了八十余位祖師的二百則公案,文筆優(yōu)美生動,寓意深刻質直,它不僅使人們由此得以暢曉祖師公案的幽默風趣與豐富義蘊,更能以作者自身的體悟點撥現(xiàn)代人彷徨迷失的心靈。
我早就知道方杞先生的這部大作,也知道此書不僅在臺灣一版再版,而且在大陸也已有好幾家出版社出版了,可是卻一直未能仔細地讀一讀。這次方杞先生又將此書授權給他的祖籍所在地河南的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囑咐我寫一篇序,我這才從頭到尾仔細地拜讀了一遍,真?zhèn)€受益匪淺。
方杞先生深諳禪門三昧,盡示祖師心意,指月透關,慈悲心切。以下且舉一二,以供同好共參:
“佛,是你心靈的每一個念頭,每一個想法。佛,是你的每一句言語,每一個動作,每一種行為。所以佛是不能說的。”(《拈佛》)
“第一義諦原不可說,說了便錯,這般在語言上傳來傳去,是賣弄了禪,不僅無以勘破生死執(zhí)著,反而落入語言游戲,成為口頭的狡辯了。”(《廿棒》)
“解門,注重頓悟,要你當下破解,直下承擔。不需費心思索,也不要旁征博引,如暗夜中破出一線天光,天亮了。”(《麻佛》)
“真如般若只宜自己心印,不宜外求玄妙。人人有不同腳印,人人穿不同的鞋,你摹仿他的腳印穿他的鞋,沒的白白纏縛了自己?”(《假相》)
“有人問起生命的真諦,不要把你的模式塞給他,不要用你的經驗污染他,讓他自己尋見那一片無字的天空……。”(《無字》)
“求禪學佛的人,不必找青山凈水隱居,不必遁入深山古剎,把心安下來是第一義。清涼心生究竟心,究竟心是禪心。”(《安禪》)
禪不可言說,不求玄妙;禪只宜自己親證,不可摹仿;禪不必遁隱,唯在安心;……。這些禪門精義,在方杞先生質樸生動的筆下盡顯無遺;祖師的公案在此落實成了今時參修的門徑。
方杞先生每篇文章沒有超過一千字的,我想這篇序更不應該超過一千字,因此就此打住。余者當在不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