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古籍電子文獻學學科建設芻議

  【內容提要】古籍電子文獻對人文科學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各種研究領域的深入必將產生一門新的學科,即古籍電子文獻學。近年來,古籍電子文獻學學科在教材與課程、人才培養、研究機構等方面的建設取得迅速進展。古籍電子文獻學應歸屬于中國語言文學之下,與中國古典文獻學平行。古籍電子文獻學學科體系應從古籍電子文獻開發技術研究、古籍電子文獻資源整合與利用研究、古典文獻學的電子應用研究三個方面進行構建。

  【關 鍵 詞】古籍數字化;古籍電子文獻學;《中國古典文獻學》

  1.古籍電子文獻學產生背景

  1.1新的文獻載體

  從我國古代文獻載體的變化與文化發展來看,每一次文獻載體的轉變必將引發一次新的文化和學術的繁榮。從表面來看,古籍電子文獻的出現似乎只是一次文獻載體的變化,而從深層意義上來看,卻是一次學術研究和學術思維的重大轉換。

  1.2新的研究手段

  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標志的現代信息技術必將帶來古典文獻學研究模式的轉換。計算機和網絡的普及,古籍數據積累和數據交換的加速增長,尤其是以古籍電子文獻為代表的全新數據模式,將全方位地改變我們的知識獲取和思維范式。

  2.古籍電子文獻學學科建設

  2.1教材與課程建設

  古籍電子文獻作為一種新的文獻類型首先被高校文獻學教材所關注、接納并在專章專節里有所講述。下面是古典文獻學教材中的古籍電子文獻相關內容一覽表:

教材名稱 出版信息 所涉章節
潘樹廣等著《文獻學綱要》 廣西師大出版社2000年版 第八章《計算機與文獻的生產和檢索》
劉琳、吳洪澤著《古籍整理學》 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第九章《古籍整理手段的現代化》
張三夕主編《中國古典文獻學》 華中師大出版社2003年版 第九章《古典文獻的檢索》第二節《電子文獻的檢索和利用》
張大可、俞樟華著《中國文獻學》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第十章《文獻的收藏與檢索》第五節《電子文獻的檢索與利用》
王俊杰主編《中國古典文獻學概論》 齊魯書社2006年版 第十章《古典文獻的檢索》第二節《電子文獻的檢索和利用》
項楚、羅鷺主編《中國古典文獻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第十章《古籍電子文獻》

  2.2人才培養與培訓

  2007年,首都師范大學正式建立數字文獻學交叉學科,該學科已列為北京市重點學科,培養古籍電子化的專門人才。與此同時,我國幾所重點大學也開始招收古籍電子文獻學相關專業方向的碩士研究生,詳細專業方向及相關信息參見下表:

招生單位 二級學科 專業名稱 導師 學位層次
首都師范大學 中國古典文獻學 數字文獻學 蹤訓國教授 碩士研究生
北京大學 圖書館學 古籍數字化資源研究 李國新教授 碩士研究生
南京大學 中國古典文獻學 計算機與古籍整理 姚松副教授 碩士研究生
中山大學 歷史文獻學 歷史文獻書目控制與數字化 程煥文教授 博士研究生
中國中醫科學院 中醫醫史文獻 古籍整理與數字化研究 柳長華研究員 博士研究生

  一些短期研究培訓班也開設有古籍電子文獻課程。其中尤其以南京大學“古典文獻數字化實驗班”最有影響。2012年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開設了“古典文獻數字化實驗班”,其目的在于培養運用計算機數字科技整理、保存古典文獻的交叉學科人才。課程內容如下:

模塊 課時 課程內容
計算機知識 24課時 倉頡輸入法
計算機基礎知識
計算機軟件的應用及策略
文獻知識 36課時 古代詩文選讀
古典文獻概論
文獻目錄及版本學概論
古典文獻數字化實際操作 880課時 古典文獻數據錄入達標訓練
古典文獻校勘達標訓練
古典文獻排版
古典文獻標點訓練

  2.3研究機構的設立

  研究機構的設立是一門學科成長的見證。

  首都師范大學電子文獻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是國內第一個古籍電子化專業研究機構。該中心在古籍數字化實踐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成功研發了在全國幾十所高校推廣應用的《中國古代文學史電子史料庫》,電子文獻研究中心負責人尹小林先生從事古籍電子化研究工作近20年,是國內知名的古籍數據庫專家,他獨立研制的《國學寶典》已成為古籍電子定本工程的典范。

  2008年淮南師范大學在安徽文獻整理與研究中心的基礎上整合建成了一個古籍數字化實驗室(古籍數字化中心),總投資額度達280余萬。古籍數字化中心提供將各種形態的古籍通過OCR識別處理,制作為古籍全文檢索系統,發布為單機版、網絡版的全套解決方案。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數字文獻學重點實驗室的成立標志著古籍電子文獻研究開始形成國家層面的研究機構。數字文獻學于2009年列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交叉學科和新興學科目錄。實驗室將根據院數據中心的統一部署,結合文史類學科的具體情況,有步驟地分階段建設一些具有較高學術價值,對學科發展有切實推動作用的古籍數據庫。

  3.古籍電子文獻學學科構建

  3.1學科屬性

  長期以來,古籍電子文獻學被認為是圖書館學和情報學的分支學科。存在這種認識是毫不為奇的。這是因為:古籍影像數字化首先在圖書館機構獲得成功實踐;研究論文大多發表在圖書館學和情報學的刊物上;第三,通過中國知網主題檢索進一步證實。下面是筆者通過主題詞檢索(檢索日期2013年7月25日)得出的論文發文數量學科分類數據表:

學科/
主題詞
圖書情報與數字圖書館 計算機軟件及計算機應用 中國語言文學 中醫學 出版
古籍數字化 517 82 17 42 34
古籍書目數據庫 145 31 0 3 0
古籍全文數據庫 23 10 0 2 0
古籍電子語料庫 10 4 24 1 1
古籍電子化 20 5 14 1 7
古籍電子文獻 3 1 0 0 0
合計 718 133 55 49 42

  事實上,這樣的數據并不能說明古籍電子文獻學的學科屬性。真正能夠說明古籍電子文獻學學科屬性的當通過活躍作者的學科背景進行分析。通過主題檢索結果的作者署名單位分析,我們發現古籍電子文獻學研究的活躍作者如下:

學科 姓名 署名單位 所獲學位 發文量
文學、史學 毛建軍 南京大學文學院、新鄉學院文學院 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 53
鄭永曉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 中國古代文學博士 8
葛懷東 金陵科技學院人文學院 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 5
王文濤 河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中國古代史博士 5
管理學 李明杰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圖書館學博士 9
王立清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 情報學博士 7
醫學 裴麗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圖書館 中醫學博士 6

  顯然,古籍電子文獻學學科屬性應歸屬于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之下,與中國古典文獻學平行的二級學科。

  3.2學科體系

  古籍電子文獻學學科體系分為三大模塊,即古籍電子文獻開發技術研究、古籍電子文獻資源整合與利用研究、古典文獻學的電子應用研究。

  (1)古籍電子文獻開發技術研究

  古籍電子文獻資源技術層面包括古籍機讀編目、古籍全文數字化和古籍電子文獻出版。具體研究內容參見下表:

研究方向 研究內容
開發技術研究 古籍電子文獻資源技術層面:古籍機讀編目、古籍全文數字化和古籍電子文獻出版。
古籍機讀編目涉及古籍分類法、古籍編目規則、古籍著錄規則、漢字字符集、書目交換格式、權威控制以及統一建庫軟件系統。
古籍全文數字化方案主要包括數字化工作準備、古籍搜集與整編、系統規劃與建置、數字化對象制作及元數據與數據庫建置等。
古籍全文數字化根據全文數字化的技術處理情況,可將其分為善本影像數字化、歷史檔案數字化、古籍圖文數字化。
古籍電子文獻出版技術涉及二個核心問題,即文檔錄入平臺和古籍數字化系統軟件。

  古籍電子文獻出版技術涉及二個核心問題,即文檔錄入平臺和古籍數字化系統軟件。文檔錄入平臺解決的是古籍電子文獻出版的漢字信息輸入問題,其主要涉及中文OCR(光學字符識別)技術。古籍電子文獻出版系統軟件解決的是電子古籍的應用問題。下圖是較為通用的古籍電子文獻出版技術選擇方案圖示:

20130916_001

  (2)古籍電子文獻資源整合與利用研究

  古籍電子文獻資源整合與利用研究是指對古籍電子文獻開發結果實行有效整合、調控、分類并最終被廣泛使用的過程,其內容涉及古籍電子文獻的資源分類、資源整合和資源管理等。具體研究內容參見下表:

古籍電子文獻資源整合與利用研究 研究方向 研究內容
資源分類研究 古漢語電子語料庫
古籍書目數據庫
古籍全文數據庫
資源整合研究 資源評價研究
索引、導航和鏈接原理及方法
資源的組織與利用
資源管理研究 資源開發規劃與協調
數據庫建置與交換標準
出版、發行、典藏及其規律

  古籍電子文獻資源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一個由政府出面組織的統一協作機構,負責資源規劃,避免重復建設,同時制訂古籍電子文獻的各種標準。古籍電子文獻資源管理研究是目前最為薄弱的環節。盡管有諸多專家學者在各種媒介進行呼吁,但這一機構至今也未能產生,相關研究也無法推進。

  (3)古典文獻學的電子應用研究

  古典文獻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問,其核心內容包括目錄、版本、校勘、辨偽、輯佚、編纂等方面的理論和方法。古籍電子文獻不僅是一次保護式的再現古籍原典的載體轉變,更重要的是實現古典文獻學研究手段的現代性轉換。古籍電子文獻是對古籍或古籍內容的再現和加工,是古典文獻學在數字時期的延伸。具體研究內容參見下表:

研究方向 研究內容
古典文獻學的電子應用研究 古籍目錄學的研究轉向書目情報挖掘和知識整合的發展方向,古籍數字目錄學圍繞文獻內容和知識形態來解決問題。
古籍電子文獻為傳統版本學增添新內容。古籍數字化資源為古籍的版本鑒定提供了全新思路,利用古籍數字資源可以進行有效和快捷的版本鑒定。
計算機輔助古籍校勘、輯佚。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升級,古籍智能數據庫也不斷問世。專門用于古籍自動編纂、古籍自動注釋、古籍自動校勘、古籍自動斷句標點技術的古籍智能整理與開發系統也趨向成熟。
古籍電子文獻還可以用于古籍文獻的自動編撰。
古籍電子文獻學是跨越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文獻學等多個學科的產物。

參考文獻:

[1]鄭永曉.古籍數字化與古典文學研究的未來[J].文學遺產,2005(5):130-137
[2]毛建軍.古籍數字化研究與理論建構的思考[J].高校社科動態,2006(4):40-43
[3]毛建軍.古籍數字化理論與實踐[M].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2009
[4]李 鐸.從檢索到分析——計算機知識服務的時代[J].文學遺產,2009(1):135-137
[5]張存良.試談電子文獻學的學科建設[C].北京:第二屆中國古籍數字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
[6]葛懷東.古籍數字化學科的建設[C].北京:第二屆中國古籍數字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
[7]毛建軍.論古籍電子文獻學研究范疇的確立[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0(9):46-49

[作者簡介] 毛建軍(1971-),河南新鄉學院文學院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古籍電子文獻研究。發表學術論文70篇,出版著作2部。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庄浪县| 邳州市| 芒康县| 太仆寺旗| 揭阳市| 大余县| 南充市| 鄱阳县| 托克逊县| 保德县| 休宁县| 三河市| 阳春市| 墨江| 墨江| 饶河县| 宜城市| 武宁县| 鹿泉市| 治多县| 那曲县| 镇雄县| 安宁市| 惠水县| 体育| 京山县| 济阳县| 通辽市| 台北市| 高雄县| 衡山县| 罗平县| 嵊泗县| 雷州市| 房产| 哈巴河县| 韩城市| 集贤县| 迁安市| 和田市| 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