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試論《舟過安仁》地點不在湖南

  作者簡介:焦培民,男,1969年生,河南沈丘人,歷史學博士,鄭州大學歷史學院教師,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研究。?

  有一篇小學課文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的一首詩《舟過安仁》:“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教材對“安仁”注釋為:“縣名。在湖南省東南部,宋時設縣。”[1]我們發現這條注釋可能有誤,以下提出分析意見,請有關專家指正。

  宋朝有三個安仁縣。一個安仁縣在四川。宋人歐陽忞《輿地廣記》卷29《成都府》載,“安仁縣,唐武德三年(620)析臨邛、依政置,屬邛州。貞觀十七年(643)省,咸亨元年復置,有斜江水。”《大清一統志》卷310《邛州》載,“安仁廢縣在大邑縣東南”,“本秦臨邛縣地,武德三年割臨邛、依政、唐興等縣置,貞觀十七年廢,咸亨元年依舊置。舊志安仁廢縣在大邑縣東南三十里,元初并入。”可見四川的安仁縣唐代設立,兩宋時期一直存在,到元初并入大邑縣。另一個安仁縣在湖南。《輿地廣記》卷26《荊湖南路》載,衡州“安仁縣,皇朝乾德三年(965)以安仁場置,后析衡陽、衡山二縣地入焉。”湖南省的安仁縣歷宋、元、明、清、民國至今仍然存在。第三個安仁縣在江西。《輿地廣記》卷24《江南東路》載,饒州轄“安仁縣,皇朝開寶八年(975)以余干縣地置安仁場,端拱元年(988)升為縣。”安仁設縣歷宋、元、明、清,有900多年的歷史,民國三年(1914),因與湖南省安仁縣同名而更名余江縣,以境內有余水而得名,余江縣名一直延續至今。

  《舟過安仁》中的安仁究竟是哪一個呢?首先需要了解一下詩人的生平經歷及詩作情況。楊萬里(1127—1206),今江西省吉水縣人。他的父親楊芾是一介布衣,又事父母至孝,不可能帶他遠游。楊萬里于紹興二十四年(1154)考中進士,接著任贛州司戶、全州縣丞。紹興二十九年(1159)就調任永州零陵縣縣丞時,有可能到過湖南的安仁縣。不過當時他剛剛三十出頭,詩很少有留存下來。他說過,“予少作有詩千余篇,至紹興壬午(1162)七月皆焚之。”[2]楊萬里對自己早年的作品不滿意,在他三十五歲那一年,將舊作都燒掉了。這年秋天,他的零陵縣丞的職務已經任滿,開始離開湖南,次年春末回到故鄉。后來,楊萬里整理出《江湖集》7卷,收錄了他自1162—1177年間的作品,有一首《過安仁岸》:“野水上穿石,疏林不掩巢。雨蒲拳病葉,風筱禿危梢。短脛知難續,長腰強自抄。茲游良不惡,物色困詼嘲。”這是作者1167年初春由家鄉赴京途中作所,所過安仁系江西安仁縣。此后,他在1177—1179年任常州知州時的詩集為《荊湖集》,在1777年初夏他離京赴任途中,再次路過江西安仁縣,作《余干泝流至安仁》一詩:“半篙新漲滿帆風,兩岸千山一抹中。慚愧棹郎能袖手,若非袖手更無功。”1179年常州解任回鄉到年底所作的詩集為《西歸集》,路過一個叫安仁市的地方,作《過安仁市得風掛帆》詩二首,其中說道:“西望柯山正蔚藍,衢州只在此山南”。此安仁市在今浙江衢州市安仁鎮,有衢江經過。1180—1184年楊萬里先后任提舉廣東常平茶鹽和提點刑獄,并于1184年七月以繼母喪去職,此間詩作收入《南海集》。1184年十一月,楊萬里服滿被召入京任吏部員外郎,后又升任吏部郎中、秘書少監等職。他任京官四年的詩作收在《朝天集》里。1188年四月,楊萬里為孝宗不滿,外任筠州知州(江西高安),此間的詩作收入了《江西道院集》。1189年九月,楊萬里復任京職,次年十一月,不得已再次外任。他在京任職詩作為《朝天續集》。此后三年(1190—1192),楊萬里任江東轉運副使,之后辭職回鄉。他在江東任職期間的詩作收在《江東集》里,晚年在家之作收在《退休集》里。從楊萬里一生經歷來看,他從未去過四川,因此《舟過安仁》的地點,不可能在四川省。他雖然有過在湖南任職三年的經歷,但并未留下關于安仁的詩作,這首詩寫的地點不可能在湖南。雖然他的二兒子楊次公曾任衡州安仁縣監河稅官,不過這和《舟過安仁》的詩作似乎沒有什么關聯。

  事實上,楊萬里寫這首詩時,正在江東轉運副使任上。江東即江南東路的簡稱,江西的安仁縣正在江東轉運使的轄區。楊萬里將他在三年江東轉運使時期所做的詩結成《江東集》10卷,其中就有《舟過安仁》五首詩,小學課本選錄的是其中的第三首。楊萬里于紹熙三年(1192)五月所寫的《誠齋江東集序》稱:“紹熙庚戌(1190)十月予上章丐外,蒙恩除江東副漕。”“既抵官下,再見夏時,因集在金陵及行部廣德、宣、池、徽、歙、饒、信、南康、太平諸郡所作詩得五百首,乃命曰《江東集》。”從這段話可以看出,《江東集》中的500首詩,是1190——1192年,楊萬里在江東轉運使治所金陵(即今江蘇南京)和在轄區(主要包括今安徽省南部、江西省東北部)巡行時所作,其中安仁屬于饒州,正是作者巡行地區。因此,楊萬里乘船經過的安仁縣在宋朝屬江南東路饒州,應在今江西余江縣地,不在湖南,教材中的這個注釋有可能是錯誤的。

  首詩的寫作時間,也可略作分析。《舟過安仁》第一首是“恰則油窗雨點聲,霎時花嶼日華明。不須覆手仍翻手,可殺春云沒十成。” 第四首“南風作雨北風休,豈是春云得自由。只者天晴過湖得,長年報道不須愁。”可見寫的是春季乍雨乍晴、變幻不定的天氣,作者惱恨春天象小孩子一樣“沒十成”,淘氣沒正形,翻云覆雨。希望天氣晴好,讓他順利渡過鄱陽湖,回到治所金陵。課文選錄的這首詩中,兩個小童之所以能夠“都張傘”,正說明天氣不穩定,漁船上還作著防雨的準備。作者于1190年秋出任江東副使,而詩集編成于1192年五月,則這首詩應創作于1191年春或1192年春。究竟在哪一年呢?可以從詩集中尋找線索。《江東集》中,作者在《舟過安仁》之前有詩《過翥山渡》,小序稱:“自閏月十九日過宣城,入寧國、績溪、新安、休寧、祁門、浮梁至樂平,皆山行。三月四日出樂平南二十里許過渡處。”此后作者又從樂平進入弋陽,經弋陽進入安仁。此閏月,當是閏二月,查史書記載,1192年正好有閏月。《宋史》卷36《光宗紀》載,當年“閏(二)月丙午,禁郡縣新作寺觀。”《資治通鑒后編》、《續通志》均有相同記載,由此推知,這首詩寫于1192年。作者經過安仁以后,沿信江北上,經鄱陽湖、九江,進入長江,過舒州后有詩《三月晦日》稱:“春光九十更三旬,暗準三旬賺殺人。未到曉鐘君莫喜,暮鐘聲里已無春。”晦是每月最后一天,說明作者三月初從樂平、弋陽經安仁,三月底進入長江,則過安仁必在三月份。樂平距弋陽約一百五十里,弋陽與安仁僅百里之遙,如果沒有特別耽擱,十天左右時間由樂平到達安仁是沒有問題的。因此,作者經過安仁時應在陰歷三月中旬左右。

  接下來,可以討論一下,楊萬里過安仁時經過的河流。這條河流現在叫信江,發源于浙贛兩省交界的懷玉山南的玉山水和武夷山北麓的豐溪水,兩水在上饒匯合后始稱信江,又名上饒江。干流自東向西,先后流經上饒、鉛山、弋陽、貴溪、鷹潭、余江、余干等縣市,收納了豐溪、瀘溪河、鉛山河、湖坊河、葛溪、羅塘河、白塔河等支流。在余干的八字嘴附近分為兩支:主支經瑞洪至康山注入鄱陽湖,全長312公里;北支余水河注入鄱江。信江由安仁北至余干一段,明清時稱為錦江,在安仁縣一段又叫安仁港,港是支流的意思。《明一統志》卷50《饒州府》云:“錦江,一名安仁港,源發廣信府,流經安仁縣前會白塔河下流經余干縣入鄱江,江有云錦石故名。”《大清一統志》卷240《饒州府》云:“錦江在安仁縣南,即貴溪之信河下流也,自貴溪縣西北流入安仁縣界,至縣東南會白塔河西流徑縣南,又西北入余干縣界,至縣西瑞洪入鄱陽湖,在安仁者,一名安仁港。”宋代這條河流稱為安仁港或興業水,漢代魏晉南北朝時期稱為余水。《太平寰宇記》卷107《江南西道五·饒州》載,“余干水,《漢書·地理志》云:‘余水北至鄱陽入湖漢也。’本自信州貴溪縣流入。興業水,一名安仁港,在(余干)縣南一百二十里,發源自貴溪縣西漏石村,經(余干)縣過合余干江水。”安仁港山水秀麗,在唐朝已經因山水出名,在安仁港可以向南遙望遠處的仙人城山。唐朝詩人顧況有詩《安仁港口望仙人城》:“樓臺采翠遠分明,聞說仙家在此城。欲上仙城無路上,水邊花里有人聲。”

  楊萬里寫《舟過安仁》寫這幾首詩時的年齡,也可以考證。據《宋史》卷433《儒林三·楊萬里傳》載,楊萬里于開禧二年(1206)“卒,年八十三。”不過,按《楊文節公文集》卷末附錄楊萬里之子楊長孺所撰《楊公墓志》云:“先君于建炎元年丁未歲九月二十二日子時生……開禧二年丙寅五月八日無疾薨,享年八十。”[3]其言甚明,與楊氏本人在《浩齋記》、《秋夜》等詩文中所自紀之年歲,亦均吻合。《浩齋記》作于1189年,作者自稱“某今也年六十有三矣”,《秋夜》作于1205年,即作者去世前一年,稱“明年方八十,似覺九十著。”[4]據此可知,《宋史》記載失實,楊氏當生于建炎元年(1127),寫《舟過安仁》這幾首詩時已66歲。按照古代七十致仕的傳統,他已經到了接近退休的年齡。早在淳熙十三年(1186)作者六十歲時就已經萌生退休想法,稱“老夫老矣不歸去,五柳先生應笑汝”[5],在寫《舟過安仁》的數天前,他在弋陽縣寫詩稱“告老身心日互催,又將烏帽點黃埃”[6],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的風塵勞碌已經厭倦,產生了退休的迫切想法。這年(1192)秋天,他終于辭官回鄉,不再出仕。

參考文獻:

[1]《舟過安仁》,《五年級語文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頁。

[2]《誠齋集》卷81《誠齋江湖集序》,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3]轉自顧吉辰《〈宋史〉辯正二十例》,載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編《古籍整理論文集》甘肅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14頁。

[4]《浩齋記》、《秋夜》分別見于楊萬里《誠齋集》卷74《記》、卷42《退休集》。

[5]《誠齋集》卷23《朝天集·張功父請祠甚力得之簡以長句》。

[6]《誠齋集》卷35《江東集·過丫頭巖》。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流县| 兴城市| 牟定县| 崇仁县| 出国| 祥云县| 玉龙| 瑞金市| 绥滨县| 邳州市| 乾安县| 海门市| 凤冈县| 长寿区| 齐河县| 新宾| 云梦县| 任丘市| 华蓥市| 迭部县| 枣庄市| 临高县| 班玛县| 时尚| 建水县| 尚志市| 资溪县| 达孜县| 安化县| 赣州市| 桐乡市| 通化县| 疏附县| 明溪县| 香格里拉县| 兴和县| 柳河县| 昌图县| 泰兴市| 万安县| 龙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