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顏筋柳骨

顏真卿祭侄文稿(局部)

  在中國民間說起學習書法,往往稱道“顏筋柳骨”,當作學書者的楷模。“顏筋柳骨”,是分別指書法家顏真卿(709一785)和柳公權(quán)(778—865)的藝術(shù)特色。

  先談“顏筋”。顏真卿的書法,雄強渾厚,韌若筋帶,世稱“顏體”。俗話說:“書如其人。”欲識顏書,得先知其人品。

  天寶末年,叛將安祿山在漁陽敲響了鼙鼓,鐵騎南犯,河北郡縣望風披靡。唐玄宗聞亂嘆道:“河北二十四郡,難道無一忠臣嗎?”不久,即聞平原太守首舉義師,屢挫賊鋒,河北十七郡起而響應,共推其為盟主,聚兵二十萬臨敵,致使安祿山叛軍首尾不能相應,既不敢南向江淮,又不敢急攻潼關(guān)。這時,唐玄宗遂又驚喜道:“朕不知平原太守何許人也,竟能若是!”

  這位堪稱中流砥柱的平原太守,就是書法家顏真卿,時年四十六歲。

  正是這一年,顏真卿在平原(今山東屬縣)寫下了《東方朔畫像贊碑》。碑書筆筆凝重,字字磐石,筋強骨硬,嚴正峻峭。書法家將其誓死御敵的浩然正氣傾注到筆端,化作其藝術(shù)的風格了。

  二十八年后,顏真卿已是七十四歲的老人了。他又奉旨去勸諭叛跡已昭然的藩鎮(zhèn)李希烈部。這是他的政敵為他設下的陷陜。他明知是險途,但卻凜然就道。既至,李希烈養(yǎng)子千人,拔刀橫目,洶洶欲試。顏真卿精神矍鑠,舉止自若,色不少變。叛軍未敢貿(mào)然動手。

  李希烈欲稱帝號,脅迫顏真卿為其宰相。顏真卿守節(jié)不從,斥賊為逆,正氣浩然。叛將為之失色。李希烈遂拘禁顏真卿,并挖下方丈大坑,傳言說:“若不從,即坑之。”顏真卿視死如歸,巋然曰:“死生有分,不用羅嗦!”李希烈亦束手無策。

  后來,王師勢振,李希烈慮有不測,又命架薪澆油,點起大火,告之曰:“若再不從,立遭火焚。”顏真卿憤然舉身投火,又被救止。

  早在這之前,顏真卿度賊勢難久,而自身亦難免,遂給朝廷寫下遺表,又自己撰就墓志、祭文,并指寢室西壁下說:“此吾葬身之處也!”

  果然,最后叛軍情勢危急,遂將顏真卿勒死,時年七十六歲。

  顏真卿一生,剛正不阿,忠貞不渝,臨死不屈。他為人的品格同其書法的風格一樣,渾厚堅韌,正大方嚴。

  顏體書風沒有初唐書風(以歐陽詢、虞世南等為代表)的清麗秀媚,卻有著盛唐雍容偉壯的風姿。

  人們談起顏書,多指出它最明顯的待色是“蠶頭燕尾”、“橫輕豎重”。

  何謂“蠶頭燕尾”?顏體橫、豎筆的起端,下筆時均運用藏鋒,而后頓轉(zhuǎn),故起端形若“蠶頭”。它的每一捺筆末端,臨終則著力頓挫,再起筆輕輕挑出捺鋒,其狀若“燕尾”。

  何謂“橫輕豎重”?即書寫橫筆時,用力較輕,筆劃也略細,而書寫豎筆時,貫注全力,筆劃也較重。

  前者給人以力透紙背的感覺,造成了筆力千鈞的藝術(shù)效果。后者字字都給人以厚度感,具有浮雕美的藝術(shù)特色。

  顏書碑帖流傳至今的有七十多種,近年還有新的發(fā)現(xiàn)。顏體楷書的代表作有《千福寺多寶塔碑》、《東方朔畫像贊碑》、《麻姑仙壇記》、《顏帷貞家廟碑》等等。行書名作有《祭侄季明文稿》、《爭座位帖》、《劉中使帖》等等。這些都是千余年來學書者爭相臨摹的范本。

  談及顏書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清人王文治有詩曰:“曾聞碧海掣鯨魚,神力蒼茫運太虛,間氣古今三鼎足,杜詩韓筆與顏書。”作者認為,古往今來,其作品猶如大海搏鯨,神力沖天的,只有三家:杜詩、韓文、顏書。

  在中國書法史上,自王羲之創(chuàng)新以來,王體統(tǒng)治書壇達數(shù)百年。唐初書法名家輩出,但皆襲晉人筆意,無所建樹。至顏真卿出,始創(chuàng)新書體,體現(xiàn)了盛唐的時代風格,唐代方可言有書法。爾后,宋初書家學顏體,猶如唐初爭學王體一樣。故宋人有“學書當學顏”的詩句。

  次談“柳骨”。柳公權(quán),字誠懸,是唐代與顏真卿齊名的大書法家。故世人如同稱“李杜”、“韓柳”一樣,并稱其為“顏柳”。

  柳公權(quán)書法,初學王羲之,繼學顏真卿,并兼采歷代書家之長,熔為一爐,自成一體,即“柳體”。柳體間架嚴謹,風骨挺拔,故有“柳骨”之謂。柳書的代表作有《玄秘塔碑》和《神策軍碑》。

  柳公權(quán)二十九歲才中進士,初做地方小吏,世不知名。四十幾歲時,唐穆宗李恒在寺廟中偶然見到柳公權(quán)筆跡,甚為贊賞,思慕其人,柳公權(quán)方拜為京官,成為皇帝身邊的人。柳公權(quán)活了八十八歲,歷仕七個皇帝,為官五十余年,官至太子少師。

  史載,柳公權(quán)的為人品格頗似其書風,字字嚴正,筆筆錚骨。

  相傳,唐穆宗在位,荒唐放縱,臣下少有敢諫者。有一次,穆宗問書法運筆如何才能恰到好處,柳公權(quán)借機回答說:“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穆宗聽出了弦外之音,氣得臉色都變了。這就是世傳的“柳學士筆諫”的佳話。

  唐敬宗李湛,目光短淺,稟性猜疑,無甚作為,卻喜頌揚。有次,他在便殿召對六位學士,當談到西漢文帝崇尚節(jié)儉時,就舉起袖子說:“朕這件衣服已漿洗過三次了!”學士們紛紛稱頌他節(jié)儉美德,唯獨柳公權(quán)一言不發(fā)。敬宗遂問他為何不說話,柳公權(quán)說:“主宰天下的君主,應該進用賢良,斥退不肖,賞罰分明,能聽得進各種不同意見。陛下穿件洗過的衣服,同治國安邦的大功大德相比,這只不過是件區(qū)區(qū)小事啊!”在場的大臣聽了都嚇得發(fā)抖,柳公權(quán)犯顏直陳,卻毫不畏懼。

  柳公權(quán)剛正不阿的品格與其風骨峻峭的書法相表里,均為時人所推崇。公卿王侯們常常以重金聘他書碑。誰家為先人立碑如得不到柳公權(quán)的手書,就會被人譏為不孝。外國人來中國貢納、貿(mào)易,也往往另備一份重金,叫做“購柳書”錢。

  柳公權(quán)因此家富巨萬。他把大宗金銀財寶都交給家奴去管,經(jīng)常被竊去,也不在意。有一次一笥金銀酒器又被家奴盜用。柳公權(quán)知道了,也只笑笑說:“銀杯化羽逸去了。”不予追問。然而,柳公權(quán)的筆墨紙硯,圖冊書籍,都親自保藏,家人也不得與聞。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城县| 平阴县| 东莞市| 罗源县| 永昌县| 澄迈县| 邓州市| 德令哈市| 江安县| 东宁县| 峨山| 神池县| 合水县| 高碑店市| 三门峡市| 双流县| 海宁市| 霸州市| 伊吾县| 镇宁| 府谷县| 正蓝旗| 南投市| 原阳县| 永登县| 万载县| 镇远县| 吴川市| 育儿| 洛浦县| 平远县| 彭泽县| 厦门市| 兖州市| 郎溪县| 郴州市| 南部县| 治多县| 六盘水市| 建水县| 唐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