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煉石補天的董橋

  特別鐘愛某個作家的作品后,我往往會上窮碧落下黃泉,尋尋覓覓,非“一網打盡”不可。于夏志清、唐德剛、洛夫、董橋,可作如是觀。董橋常有少許散文偶爾見于大陸某些報刊,我也不敢一一放過:《萬象》與《新民晚報》便是它的載體。

  讀過《文字是肉做的》之后,我們不僅見到了比《在語詞的密林里》(陳原)更精彩的董橋,而且對陳子善亦“懷恨”在心:《英華沉浮錄》還需要選編嗎?為何不能見到原版的董橋?香港畢竟是中國的香港了,為何連我們自己作家的作品還要刪來刪去?遼寧教育出版社真是愛書人的知音。《語文小品錄》就是《英華沉浮錄》的全貌,竟然出到第10冊了。《文字是肉做的》僅僅是1~3冊的選本,被刪掉的那些篇章,很有些值得大陸知識分子反思的精品。

  余光中有篇專論散文篇名如何命名的批評文字,算是我讀到的當代散文家中最好的一篇;而他自己也是追求散文篇名之精彩之有立體感而欲超越前人的實踐者。董橋,也是一位命名的高手。依然秉持特有的風格——在馬克思的胡須叢中和胡須叢外——他為文章構思篇名,仍是精彩紛呈、獨特飄逸,書名亦然。董橋云:“寫作構想題目是最好玩也最痛苦的斗爭。”請看:香港中文不是葡萄酒、新聞是歷史的初稿、留住文字的綠意、天氣是文字的顏色、為紅袖文化招魂、人道是傷春悲秋不長進、給自己的筆進補。這些是篇名,也是書名,真讓人賞心悅目啊。胡適于1942年夏天被蔣介石免去駐美大使而做寓公時,常常翻看《人民日報》,喜好給昔日學生毛潤之等“平作文”、“看考卷”。然而,其中之批語如何?局外人如吾輩者,僅能在唐德剛《胡適雜憶》中探得消息,而讀不到老師之眉批矣。

  《語文小品錄》正是董橋給那些詞匯不足、文章貧血、句法笨拙、陰陽不調之作的點評,也是給幾代文人墨客之大作的一些眉批,——是煉石補天的真跡,是文字煉到高妙處的真知灼見,也是中國知識分子的良知。感嘆迷失在曠野中的吳晗(余英時對吳晗也有微詞),為活活給塵垢和毒藥埋葬的吳宓控訴(為此我專程跑到吳宓墓而祭拜一番,算聊盡陜人之情),揭露托爾斯泰的淋病,修改毛潤之書信的不足之處,批評《現代漢語詞典》的個別例句,欣賞老舍買來吳祖光散失的藏畫而歸還原主的磊落胸懷,展示胡適的英文的流暢、美麗;介紹于右任的卷卷家書,贊美為香港回歸立下汗馬功勞的張幼云的傳譯,敬佩林太乙中英文的非凡功底,思念成都玉林街的龔明德……。每一冊五六萬字,每一篇千字以內,幾乎篇篇精彩,很是耐讀。

  電話、電視、電腦的發達泛濫,把匆忙的人群逼上一條艱險而繁忙的人生之路。但是,我寧愿放棄浮躁,而與書為伴。《語文小品錄》是滾滾紅塵中我讀到的非常清醒而冷靜的文字,是漫漫冬夜里溫馨的燈盞。最讓人低回呻吟而冥思苦想的是:為何身在文革之外的董橋,卻寫出了讓大陸知識分子感到慚愧而反思文革的大作!

  當然,董橋也常常在引用材料上,不夠謹慎,也時時靠海內外的讀者幫忙,修訂不足之處。天天寫專欄文章,稍有閃失,也在情理之中。請看《語文小品錄(7)》《為紅袖文化招魂》第90頁《文字輪回六道中》一文:

  早年讀過一首《圈兒詞》,覺得好玩,背得幾句,忘了全首。昨天看到臺灣的黃友玲寫出來了,趕緊剪存。說的是清朝有個婦人思念丈夫,又不識字,就在信紙上畫了大大小小或單或雙或破或圓的圈圈,寄去給遠方的丈夫。一位秀才偶然看到這封信,感動之余,揣摩婦人心意,寫出這首《圈兒詞》:“相思欲寄無從寄,畫個圈兒替。話在圈兒外,心在圈兒里。我密密加圈,你須密密知儂:單圈兒是我,雙圈兒是你;整圈兒是團圓,破圓兒是別離;還有那說不盡的相思,把一路圈兒圈到底。”黃友玲說這首詞“文詞淺白,情感真摯,數十字便把這思婦的心情描述得淋漓盡致。”

  董橋在該文中又稱贊道:“這首《圈兒詞》如果出自那個婦人的手筆,也許就肉麻了。幸好她只會畫圈圈,也湊巧那個秀才多事,這十幾個字終于傳世了。圈圈代信當然比《愛眉小札》動人,等于棄掉了文字的矯情。秀才將之還原為文字,既證明圈圈之真諦,也證明文字功能之不死。”

  可是,我在清人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二“圈兒信”中卻見到另一版本:

  有妓致書于所歡,開緘無一字。先畫一圈,次畫一套圈,次連畫數圈,次又畫一圈,次畫兩圈,次畫一圓圈,次畫半圈,末畫無數圈。有好事者題一詞于其上云:“相思欲寄從何寄,畫個圈兒替。話在圈兒外,心在圈兒里。我密密加圈,你須密密知儂意。單圈兒是我,雙圈兒是你,整圈兒是團員,破圈兒是別離,還有那說不盡的相思,把一路圈兒圈到底。”無中生有,令人忍俊不禁。(上海古籍出版社點校本第64頁)

  我治姓名學,常常愛翻看一些明清筆記野史:同一材料,總會有不同的說法和版本;一般來說微殊而有之,迥異則難遇。這本也不是什么新鮮事。假如《圈兒詞》乃“妓致書于所歡”與“好事者”所為,其格調總不至于超過《愛眉小札》吧?我倒不會學士大夫梁紹壬的忍不住笑,而我起碼知道,董小宛、柳如是固然也能寫出《夢憶》、《懷人》的情詩來,但較之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陸游的《釵頭鳳》(紅酥手),當不在一個境界里,即使與柳永的《雨霖鈴》(寒蟬凄切)、《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相比,孰伯孰仲,讀者心中自明。

  當然,還是董橋說的妙不可言:“文章是剪裁史料縫制而成的繡花被子,各人所取角度與觀點不同,可正可負,可褒可貶。”(見《托爾斯泰的淋病》)而錢鍾書則更老辣:假如你吃了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認識那下蛋的母雞呢?

  總之,我總覺得:年輕時不讀陳獨秀、李敖,無論讀與寫,總會缺少一種激情;中年而不讀董橋,不是腦子太忙、精子太閑,就是精子太忙而腦子太閑——永遠培養不出溫文爾雅的書香情懷。董橋當然是永遠的下午茶、夜闌人靜的枕邊書。

  《語文小品錄》,董橋著,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

(作者系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顺县| 星子县| 兴宁市| 东平县| 钟山县| 永吉县| 安平县| 怀宁县| 阿巴嘎旗| 五大连池市| 汉阴县| 桂东县| 邻水| 闻喜县| 成安县| 南昌县| 宁河县| 青海省| 宜黄县| 营口市| 比如县| 旺苍县| 滦南县| 南乐县| 紫云| 图们市| 舞钢市| 炉霍县| 肃宁县| 曲麻莱县| 贡山| 江津市| 突泉县| 云龙县| 宁波市| 云安县| 舟曲县| 隆安县| 淳安县| 卢湾区| 曲松县|